作者: K 嫂

原创首发:Kris在路上(ID:krisgtd)

Kris个人微信:kris191605


哈喽,我是K嫂。

(先预告一下,文末有给大家准备的情绪觉察日记的模板,如果你需要,请务必看到最后领取哈)

上周三,我跟家里的每个成员,都发了一顿火,起因是我家老二。

他放学之后,我一边煮面条,一边安排老二读英语,没给他增加难度,只读学校的教材就行。

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校内的英语书,老大都是一遍过。

但没想到,老二还没开始读,眼泪就下来了,然后就一边翻书,一边搓书,顺势再把书撕一小块下来。


我深吸一口气,说,那妈妈读一句,你跟读一句。

他倒是照做,但是他竟然只张嘴,不出声!

我再吸一口气,说,那你点哪里,妈妈来读哪里好吗?

只见他非常不情愿地随便戳两下,敷衍地要命,我也无奈地配合他,读了几句。

瞬间,我俩的气氛跌到冰点,虽然谁都没说话,但是暗流涌动。

K叔见状,赶紧过来说,面条煮好了,先吃饭吧。

我被老二气得头晕,秒变被点燃的火药桶,全家人都变成我的靶子,我一秒钟可以射出无数支箭。

老大踢球回来,没有洗手,我立刻凶他:快去洗手吃饭!

一转头看到K叔把浇花的水洒在地上,立刻埋怨他买的洒水壶不好用。

直到睡前老大凑过来,小眼神里满是疑惑:“妈妈,你今天是不是遇到麻烦啦?需要我帮忙吗?”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下来,我才惊觉自己把辅导作业时的挫败感,无差别的传播给了所有人。

那一刻,我羞愧难当,赶紧打开电脑写情绪日记,键盘敲下第一行字时,紧绷的神经,慢慢变得松弛。



情绪觉察日记,

让我发现自己隐藏的掌控感

说起来,我已经写情绪日记二十天了,它很像给情绪装了个过滤器,能帮我把那些乱糟糟的想法倒腾出来。

但因为周末过得颠三倒四,导致我的情绪觉察日记空白了三天。

结果没想到,那几天负面情绪就像野草似的疯长,只因为辅导作业时偏离预期,就彻底炸毛了。

我那天在写情绪觉察日记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藏着太多“应该”:

老二应该像老大一样轻松学英语,K叔应该及时接住我的焦虑,连面条都应该在我搞定孩子时刚好煮熟。

可现实却像块橡皮泥,偏要在我需要捏圆的时候,搓成扁的。

更要命的是,我还发现,这些“应该”背后其实藏着更深的恐惧——我害怕自己教不好孩子,害怕失去对孩子的掌控感。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上周观察老大早起的事。

这孩子从出生就像装了闹钟,每天比太阳起得还早,哪怕前一天熬夜到凌晨,第二天也能准时六点在客厅晃悠。

以前我总拿“睡眠不足影响长高”当借口发脾气,直到在觉察日记里深挖,才发现真正的导火索是:他早起的那一小时,我看不见他在做什么。

他可能趴在沙发上看漫画,可能蹲在窗台观察绿植,甚至可能把积木摆成歪七扭八的形状。

但在我眼里,这些没被规划的时间,就像试卷上的红叉,让人心慌。

原来我气的不是他睡眠不足,而是我害怕失去对他时间的掌控,害怕那些失控的瞬间,会让他浪费掉宝贵的成长机会。

现在想想,真的很可笑。


我想了想,这种不确定感,一定是因为我童年时候的漂泊无依造成的。

我没想到,童年时候的创伤,竟然在我当了妈妈之后,才逐渐暴露出来。


童年的创伤,

让我成为怕被放弃的孩子

四岁那年,我被送到姑姑家抚养。

姑姑是一个强势的人,穿什么衣服、几点睡觉、周末去哪儿,全由姑姑说了算,我几乎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

她给我买衣服永远都会买她喜欢的,我喜欢的她总说难看,并且还会反复证明她是对的,我是错的。

初中时,她突然问我“想回亲妈家还是留在这”,表面上是给选择,其实主动权依然攥在她手里,让我觉得自己随时可能被丢弃。

后来考上大学,姑姑在家族聚会上拍着我的肩膀说:

“这孩子能有今天,都是我的功劳,要不是因为去我那里生活了9年,不然肯定考不上大学。”

所有人都点头称赞。


但只有我知道,那些年被反复灌输的“你必须听我的才能有出息”,像根细针扎在潜意识里。

现在面对孩子,我好像不自觉地复制了姑姑的剧本:

觉得必须严格规划每一分钟,才能避免他们走弯路;必须掌控所有细节,才能证明自己是合格的妈妈。

我之前没有意识到,但情绪觉察日记像放大镜,让我看清了这些深层恐惧:

我害怕孩子“失控”的背后,是害怕自己再次经历“不被认可”、“随时被抛弃”的童年噩梦。

那些对孩子作息的执着、对学习进度的焦虑,本质上是在用控制感填补内心的不安。



写情绪觉察日记不是矫情,

而是看见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不会写情绪觉察日记,可以按照这三个步骤来进行。

同时文章的最后,我也给大家准备了情绪觉察日记的模板,供大家参考。

1. 记录事件细节


比如辅导老二那天的情绪觉察日记,我会写“晚上6点,老二撕书角,流眼泪,我拳头攥紧”,不评价只描述,让复杂的情绪从混沌变得具体。

2. 进行三个问题的追问

为什么生气?害怕什么?童年有没有类似场景?


从“孩子不配合”到“害怕自己教不好”,再到“想起姑姑说我的衣服难看”,层层深挖,直到触达童年的情绪原点。

3. 写给过去的自己

最后,再以现在的视角去安慰那个受伤的小孩。


我当天在日记里写:“当年的小女孩,你不是没人要的孩子,你的感受很重要。现在的你有能力保护自己,也能给孩子真正的爱。”

坚持写下来才发现,情绪觉察日记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让我们既能当自己的“妈妈”,又能当自己的“孩子”。

那个总在焦虑的中年妈妈,会因为这些觉察,慢慢软化紧绷的控制欲,也会逐渐驱散愤怒背后的恐惧。


最好的成长,是允许自己 "不完美"

现在再回看老二撕书的那天,我可能不会再纠结于他英语有没有读够十分钟,而是会问他:“你是不是觉得读英语有点难?”

面对早起的老大,我会好奇地问:“今天早上你在沙发上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说给妈妈听听呀。”

情绪觉察日记教会我的,不是消灭负面情绪,而是学会和它们和平共处。

那些曾经让我失眠的焦虑,那些藏在发火背后的恐惧,原来都带着童年的印记。


所谓成长,就是不再用过去的枷锁困住现在的自己,不再用对未来的恐惧绑架当下的生活。

如果你也常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不妨也试试写下自己的情绪觉察日记,你不必追求工整漂亮,只要如实记录就好。

那些字里行间的觉察,会帮你穿过迷雾,遇到更平和的自己。

如果你不会写情绪觉察日记,可以参考这份模板,我一直在使用它,它成功让我的情绪找到了出口。

如果你需要的话,可以扫码,添加微信,回复“日记”,就可以免费领取这份模板写情绪觉察日记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预计来领取的人数比较多,大家耐心等待哈,都是手动回复,会比较慢,不过都会回复到的,感谢大家理解哈。

我是K嫂,希望我们的情绪都能被接住,也祝大家被温柔对待。

欢迎点赞和在看,明天见啦!

往期热门文章:

作者介绍:

K嫂,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家有俩娃,一边感性一边理性,能撸铁能养花,还能出方案讲逻辑,哈哈哈。

我是K叔,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创业休学),世界500强央企7年,辞职创业6年,百万粉丝个人成长知识博主,一行DoMore创始人,OKR目标管理专家,豆瓣8.0《引爆自律力》作者。

Kris进化圈社群已有11000+人加入,带领会员从读书、日课、运动三个维度进行提升;108自律行动营、写作变现营、教练特训营等高阶训练营学员突破40000人。

目前在更新的平台有:

#视频号:Kris进化笔记

#视频号:K叔K嫂夫妻创业日常

#公众号:Kris在路上

#公众号:Kris进化笔记

关注我的,不是粉丝,而是朋友!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

点一个免费的赞再走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