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有多久?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陈淳教授从他主编的《从蒙昧到文明》谈起:远古祖先曾有众多亚种,约十万年前现代智人胜出,取代其他古人类;史前期祖先为狩猎采集者,后约一万年前农业诞生,人群定居、人口增长,村落出现;随着土地产量提升,财富积累、社会分化,权力与财富集中于头人;大型定居点发展为城市,专业管理机构和阶层出现,国家诞生,其过程伴随战争与征服。
陈淳(左二)等中外专家对话。
在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沪上大学教授为中学生“讲课”,大学志愿者为小学生“说书”。他们将更有温度的阅读之乐、人文之思,如光热一般辐射开去,从东部到西部、从江尾到江头,从名校到村小……
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温珊珊老师在南模主讲。
世界五千年文明互鉴对话走进中学校园
“文明对话五千年,透过历史看世界”。“4.23”,世界读书日《世界五千年》(新世纪版)进校园特别活动走进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副教授温珊珊在对“提图斯凯旋门”的分享中,为学生们揭示出提图斯凯旋门作为罗马城的荣耀象征,见证了罗马帝国的强盛与扩张,彰显了罗马人对提图斯攻陷耶路撒冷等军事功绩的铭记与赞誉。“然而,对于犹太人而言,它象征着屈辱与悲伤,是他们被征服、家园被毁的历史见证。”
作为《世界五千年》(新世纪版)总主编,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与师生分享丛书编写理念,即通过多中心、平等、共享的视角,重构世界文明叙事,打破“文明冲突”偏见,倡导文明互鉴。他认为,历史是思考工具而非陈列品,需直面黑暗并探究其终结的启示,警惕民粹与盲从。他呼吁青少年通过历史阅读涵养包容与怜悯,以客观真实的过去为基,创造人类共同未来。“真正的历史能战胜神话与偏见,在人工智能与全球挑战并行的时代,讲好中国融入世界的故事至关重要。”他说。
“让儿童读懂历史、看清来路,才能真正创造未来。”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焦扬表示,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城市,理应是一个文化厚重、精神有力的城市,是一个能激发每一个孩子成长可能的城市。上海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工作,强调从“一米高度”审视城市空间与文化,与《世界五千年》的文明教育理念相契合。她鼓励青少年通过阅读建立文化根基与世界认知,培养包容胸怀与建设未来的力量。
《世界五千年》丛书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联合成立的“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研究中心”首个重点项目,入选国家“十四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焦扬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强,陈恒与上海师大党委书记林在勇及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等,共同为《世界五千年》(新世纪版)第一卷上海新书发布揭幕,并向南模教育集团一批学校图书馆代表赠书。同时,“青少年看世界”第二届光启读写大赛也正式启动。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阅读报告》首次呈现“交大学生阅读画像”。
上海交大信璞耕读奖学金复试暨“我是领读者”活动在李政道报告厅举行。
“远山领读”远程助教AI时代读书法
不远山海,千里共读。在云南省丰源中心完小教室里的电子屏幕上,青年领读员周梁娟正在两千多公里外的同济大学,用DeepSeek演示着AI时代的魅力,只听到小朋友们“哇”的尖叫声……“人工智能时代,培养独立思考与阅读的习惯显得格外重要,今天我引导大家思考读书方法。”
4月23日,这一“远山领读”公益助教项目连续3天开展“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授人以‘书’不如授人以‘读’”。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和忻州师范学院的领读员:王东阳、周梁娟、池婧瑜、尚祎玲和李睿桢,通过“腾讯会议”形式,为云南省的丰源中心完小、丰源中心完小南极小学分校、小官市小学,以及四川省的民胜小学、喜德县红莫镇中心小学同学们,共带来8堂时长90分钟的读书方法课程。
“阅读,提醒我们望向远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师生共同发起了《远山领读》乡村振兴公益助教项目。项目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发起地,面向全国高校招募大学生志愿领读员,通过远程视频领读,为大山里的小学生领读好书,也为大山里的家庭带去书声,进一步推广乡村阅读文化。
当“世界读书日”来到AI时代,“远山领读”这些天的授课从单纯的书本教学转换为读书的技巧探讨,调动孩子们以“书籍”的视角——假如我是一本书,思考读书的方法和意义。“如果你是一本书,你愿意读者如何读你?互动设问引发同学热烈讨论:“我想要在傍晚被读,因为晚上读者更容易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我希望读者能细心阅读,不要把我弄皱弄脏!”
今年参与“远山领读”的村小,从四川扩展到了云南和贵州,初步实现覆盖云贵川少数民族地区的愿望。据统计,上百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通过面试成为领读员,已经为云贵川9所学校12个班级的同学们带来8周的领读公益课。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孩子们学习了钱学森精神,遨游了诗歌王国,领略了中华五千年历史,也欣赏了祖国大好河山。人间最美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
原标题:《读书日在上海:大学教授进中学,大学生教小学生,让上下五千年人文阅读有温度》
题图来源:徐瑞哲 摄 图片来源:受访高校
题图说明:李政道图书馆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