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4月23日10版
当帐篷经济遇见智能风筝,当茶山春色邂逅古琴雅韵,当马拉松赛道拥抱千年潍水,潍坊大地正以创新业态书写着“诗与远方”的春日答卷。这场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展现着生态经济蓬勃生长的无限可能。
创新供给激活消费新蓝海。潍坊滨海区以“海陆空”立体玩法重构旅游图景,摩天轮下的野餐区、智能LED风筝、观光潜艇等场景创新,让传统景区焕发新生机。白浪河畔帐篷营地预约爆满、水上运动装备租赁激增,印证着“场景即流量”的消费逻辑。当文旅产业从单一观光转向多元体验,4.6亿元季度收入增长背后,是“帐篷会议”“沙滩路演”等新业态的强劲驱动。
文化IP撬动乡村新动能。诸城恐龙化石研学热、蔡家沟艺术村落转型,揭示着文旅融合的深层价值。通过党支部联建引入外部资源,闲置农房变身美术馆、古琴馆,既延续苏轼祈雨的文脉,又激活集体增收的密码。58万人次游客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对话交融。
生态禀赋赋能产业新格局。环峡山湖马拉松以“绿马”之姿跑出发展新赛道,零废弃赛事与生态氧吧相映成趣,民俗展演与科技应用并行不悖。这场奔跑在东汉遗址与现代农业研究院间的赛事,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注脚。8万跑者用脚步丈量人文厚度,体育消费与生态价值实现双向奔赴。
从滨海新城的星空帐篷到诸城茶山的袅袅炊烟,从智能风筝的科技浪漫到马拉松赛道的生态诗行,潍坊文旅产业正以创新之笔勾勒高质量发展图景。这场春日经济交响曲启示我们:当文化底蕴遇见创新思维,当生态资源嫁接现代产业,诗与远方自会化作发展的澎湃动能。
(大众新闻记者 王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