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中方专机降落河内内排国际机场,开启对越南的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成果丰硕,中越连签45份协议,在南海问题等关键事务上达成诸多共识,访问首日,中越领导人在河内越共中央驻地举行会谈。中方回顾两国75年交往岁月,从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到各自推进现代化建设,双方始终相互支持。这份深厚情谊,让中越关系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 。复杂国际局势之下,中方提出“六个更”总体目标,为两国未来合作指明方向,涵盖政治互信、安全合作、务实合作等多个重要层面,力求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
苏林(资料图)
45份协议覆盖领域广泛,互联互通、人工智能、农产品贸易、民生等均在其中。交通基建合作带来直观改变,中越计划推进标准轨铁路和智慧口岸建设。以农产品运输为例,过去越南水果走海运,动辄十天半个月才能抵达中国。如今借由边境智慧口岸和铁路运输,越南榴莲从农户采摘到摆上中国超市货架,仅仅3天时间,通关时间大幅压缩75%。这一变化,越南农民收入增加,中国消费者也能品尝到更鲜美的水果,实实在在实现双赢。
河内轻轨是中国技术实力的生动展示。由中国建设的这条线路,每天运送数万人,将河内郊区到市中心的通勤时间,从原本1小时锐减至20分钟。沿线多个商圈借此繁荣起来,周边商业价值显著提升。曾经,部分越南人对“中国制造”印象是价格低廉但品质一般。如今,家门口的轻轨准时准点、安全可靠,甚至成为当地新人拍摄婚纱照的热门打卡地。河内轻轨采用全套中国标准,钢轨、信号系统等关键设施均为中国产品,为越南后续铁路建设树立标杆。后续,还有三条标准轨铁路规划铺设,届时越南交通网与中国的对接将更加紧密,区域互联互通程度进一步提升。
越南(资料图)
南海问题上,越南此次明确表态。越南愿与中国妥善处理海上分歧,积极扩大海上合作,推动尽快达成“南海行为准则” 。双方联合声明中,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划界谈判、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具体措施被提及。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举动不同,越南选择以对话合作方式解决问题,既体现对中国维护主权努力的认可,也彰显其不愿被域外势力裹挟的务实态度。
经贸往来数据,更能说明中越合作的紧密程度。中国已连续20年稳坐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宝座,越南则是中国在东盟的头号买家。2024年,越南从中国进口货物金额达310亿美元之多。在中越美三角贸易模式里,越南从中国进口零件,组装成电子产品销往美国。2024年,越南对美顺差高达1235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看似在中美博弈中寻找生存空间,实则反映出越南产业链对中国制造的深度依赖。借助RCEP,越南91%的农产品实现对中国零关税,这种深层次的经济融合,早已超越普通贸易合作范畴。
美国长期试图拉拢越南加入“印太战略”,但越南始终保持谨慎。2023年拜登访越,接待规格与此次中方领导人到访形成鲜明对比。今年4月初,特朗普政府以“贸易逆差”为由,威胁对越南加征46%的高额关税。即便越南提出“双向零关税”方案,美方依旧不依不饶,不断要求更多让步。反观中国,为越南提供广阔市场和产业链支持,在单边主义盛行的当下,中国给出的合作方案显然更具吸引力和可持续性。越南总理范明政直言希望与中国“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这番表态,既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也是明确的政治立场宣示。
苏林(资料图)
中越签署45份协议,是两国关系迈向新高度的重要标志。这不仅意味着双方合作从理念走向实际,从传统领域拓展到新兴领域,也为南海局势从争议走向合作提供新契机。在部分国家仍固守冷战思维、企图割裂世界的背景下,中越以务实合作证明,平等对话、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才是实现地区安全与发展的可行之路。未来,随着各项协议逐步落实,中越关系有望迎来更多新成果,为地区稳定与发展注入更多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