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清晨六点,晋江安海镇许厝村的石板路上,73岁老人许秀恋佝偻着背,揣着存折冒雨走向灵堂——这张每月存入700元的养老存折,正是许连捷给全村462位老人铸造的"尊严盾牌"。



1953年生于渔民之家的许连捷,14岁辍学摇橹贩海货养家。改革开放初期,他带着借来的500元闯荡卫生巾市场,在30平米铁皮屋里研发出中国首款护翼卫生巾。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他抵押祖宅保住2000名工人饭碗,这段经历后来化作"心相印"纸巾广告语:"危机时刻,我们在一起。"



2018年晋江企业家峰会上,许连捷当众驳斥"996福报论":"流水线女工的手被机器卷伤时,老板的保时捷轮子也该停一停。



他率先在行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将年利润15%注入"青苗基金",资助超过3800名工人子女完成大学教育。



这种"土老板式慈善"引发两极热议:抖音网友@职场观察者 痛批"作秀式福利",而@晋江打工妹 晒出女儿硕士录取通知书反驳:"许老板建的希望小学,让我们厂三代出了第一个留学生。



告别仪式上,七度空间车间主任陈美珠攥着泛黄的工资条啜泣——那是2003年非典期间,许连捷全额发放停工工资的凭证。



灵堂外,30位白发老人自发组成"人墙",用油纸伞为运送遗体的青石路挡雨。



安踏董事长丁世忠念及"他给家乡修的路比赚的钱多"时,东南方向25公里处,恒安集团总部大楼准时响起正午钟声,2000平方米的LED幕墙同步播放着流水线工人们手折的32万只纸鹤。



追悼会次日,#企业家该先富家乡还是先富企业#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对比福耀曹德旺捐建价值34亿的福耀科技大学,认为许连捷的"毛细血管式慈善"更具普惠性;



经济学教授@孙立平 则发长文质疑:"月发700元养老金的模式是否可持续?"此时在许厝村祠堂,村民们正用许连捷生前设立的"文化传承基金",重启中断六十年的端午龙舟赛。



当载着遗体的灵车缓缓驶过恒安大道,路旁新栽的700棵香樟树在雨中沙沙作响。这些以每位受助老人名义种下的树苗,将代替财务报表讲述一个企业家的生命价值。



许连捷用73年人生验证的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存折里永不冻结的温暖数字,以及龙舟划过水面时泛起的金色涟漪中。



当资本盛宴散场时,真正能在土地上扎根的,究竟是财务报表上的黑字,还是人心深处的光?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