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胡雨松

清明后,谷雨前,通常都是茶农最忙的时候。

收到第22届安徽·石台茶文化节(以下简称“茶文化节”)“石台硒茶”斗茶活动邀请函时,檀腊枝却没有一丝犹豫:去,必须去!

檀腊枝是池州市石台县本地人,种植茶叶有近十五个年头。“浙江安吉的朋友送来第一批黄金芽幼苗,我们在自家茶山就种上了。”檀腊枝回忆,2011年,头一茬黄金芽长势很好,芽头肥、叶片厚,把鲜叶送到安吉,茶厂给的收购价甚至超过当地茶。

这让檀腊枝尝到了甜头。


仙寓山泉生产线。石台融媒供图

2014年,檀腊枝和丈夫正式成立腊枝家庭农场,包下10亩茶山。如今,“小作坊”越做越大,逐步将茶叶种植、鲜叶采摘、烘干、炒制、销售等全流程“包圆”,檀腊枝还赶时髦开通了短视频账号,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叶姐”,村里近15户茶农也跟着她走上了种茶致富的道路。

今年茶文化节斗茶活动,“茶叶姐”捧回两项大奖。更让檀腊枝开心的,是在主办方邀请下,多位外地品茶专家走进茶园,与她面对面谈问题、手把手教方法。

“太难得了,能近距离跟专家交流,对我们提升茶叶品质有非常大的帮助,真要感谢政府提供的平台。”檀腊枝兴奋地说。


茶文化节上,檀腊枝(右)的家庭农场捧回两项大奖。石台融媒供图

石台县地处安徽西南山区,“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当地自然环境最真实的写照。在这种环境下,石台要如何突围?政府决定以绿色为底、围绕当地特色资源做文章。

巍峨的高山中,也藏着石台县独有的资源——硒元素。根据2022年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单位联合调查报告显示,石台富硒面积占到县域面积的83.94%,石台县也因此成为安徽省唯一、全国为数不多的富硒地。

富硒地上结“硒果”,包括石台硒茶在内,石台硒泉、石台硒米等为代表的富硒产品,也已成为石台县的招牌。

对“茶叶姐”们来说,茶文化节是一次近距离与茶专家在石台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同样,茶文化节也是石台硒品向外集中展示的舞台。

在茶文化节现场,当地石台硒泉生产商带来的各种瓶装水,也吸引了外地专家的注意。来自大山深处的硒泉,被包装成规格不一的瓶装水。一位经销商介绍,目前华东地区市场上大多数硒泉产品都来自石台,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地客商到石台来投资兴建水厂。

仙寓山泉是石台硒泉产业的老牌代表,坐落于中国富硒第一村——大山村脚下,企业客户覆盖15个省市,去年公司产值达2400余万元。“硒泉产品销量很好,公司今年初投入800万元技改,产量有望翻倍。”公司负责人花仲杰表示,当地生态环境好,也造就了石台硒泉在外地市场的良好口碑。


俯瞰茶园。石台融媒供图

数据显示,石台全县已注册登记硒泉企业14家,其中11家投入生产运营。其中,既有仙寓山泉这样的老牌代表,也有最近刚安家的新朋友。就在茶文化节启动的第二天,4月19日,又一家集团总部位于江苏苏州的硒泉水厂在石台正式投产。企业负责人表示,这次在石台投资8000多万建厂,就是看中了石台“中国生态硒都”品牌。

“石台茶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22届,不仅全面记录了石台茶产业的发展历程,更是展示地域文化、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茶文化节开幕式上,石台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勇热情地向外推介石台。

显然,这样一场连续举办22年的盛会,不仅仅是石台硒产品对外展示的平台,更是当地在富硒产业、生态产业上持久发力、久久为功的见证。

长期专注做好一件事,效果也是显著的。据统计,2024年,全县硒泉产业综合产值达1.48亿元,同比增长20.3%。2024年,全县茶叶综合产值超20亿元,富硒农业综合产值达42亿元,硒产业综合产值达84亿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