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时值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高金)建院16周年,高金博士项目举办了一场以“携手成长”为主题的校友返校交流会。来自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多位博士校友重返校园,与在校博士生展开深入交流,围绕科研经验、职业发展、量化金融、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议题展开精彩分享,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成长启发。


会议伊始,高金金融学讲席教授汪勇祥发表致辞。他首先对各位校友重返母校表示热烈欢迎,并鼓励各位校友与同学以轻松、健康的心态投身科研、工作与生活。同时,他也希望在校的同学们珍惜校园时光,关注内心真实的兴趣与热爱,勇敢追寻属于自己的职业方向

随后,多位校友陆续分享了自身的工作经历与职业转型过程。他们结合自身经历,肯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在职场中的长期价值。校友们一致认为,在求职与职业发展过程中,保持积极心态与开放姿态至关重要,应勇于探索、主动发挥自身优势。相较于一条“标准化”的成功路径,更重要的是在不断尝试与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针对在校同学在科研推进和职业选择中可能面临的疑惑与挑战,校友们不仅提供了实用建议,还深入比较了学界与业界在目标导向、团队结构及成果评估机制等方面的不同。他们鼓励同学们结合当前金融行业的发展态势,勇敢探索、持续积累,并根据自身特长与兴趣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以长期视角看待成长路径。

围绕量化金融领域,校友们从量化私募、期权交易、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行业现状到未来趋势与挑战进行了多维度的分享,并建议同学们一方面熟练掌握金融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夯实数学建模和编程素养,并不断提升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就量化招聘标准、实盘交易要求、因子模型优化、学术研究与业界工作内容的异同等议题展开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人工智能作为当前的热门领域,也成为交流的另一大焦点。多位校友介绍了AI技术在金融、医疗等行业的应用实践,并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了数据合规、技术伦理、行业监管等现实问题。同时,也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展望,指出AI与专业领域融合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AI的运用,在未来的研究和就业中所占据的位置将会越发重要。

在关于博士阶段能力培养的讨论中,校友们普遍认为,博士阶段不仅是科研能力的锻炼期,更是系统思维、综合素养和价值观的形成期。他们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seminar、小组研讨、专业课程等资源,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逐步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重视表达能力的锻炼与人力资本的积累。

本次返校交流会不仅为博士生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与思想碰撞的高质量平台,也进一步加强了校友与学院之间的联系。通过此次交流,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职业路径的多元可能性,也获得了校友们的宝贵建议与鼓励,对于博士阶段的学习、生活规划和职业发展都有了更具体的理解和认知。

高金项目火热招生中…

欢迎点击小程序了解更多信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