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有个头疼脑热,需要慢病调理,不用跑大医院,家门口就有专家坐诊;不舒服了做个针灸、艾灸、按摩,缓解身体疲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专家的诊疗,还不收挂号费。方便极了!”近日,走进新泰市小协镇卫生院,经常到康复大厅做康复训练的64岁社区居民褚士勤感慨道。


长期以来,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增加与出生率降低,小协镇卧龙村幼儿园与小协镇西牛村希望小学生源骤减;与此同时,有赖于优质的针灸、理疗等服务,小协镇卫生院中医专科门诊颇受辖区群众青睐,但镇区服务区域有限,特别是个别村居距离较远,群众看病十分不便。

针对现存农村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难题,新泰市小协镇将健康管理融入乡村治理,强化医疗服务延伸点建设,优化、整合、盘活闲置资源,加快“适老化”改造进程,将卧龙村幼儿园、西牛村希望小学改建成镇卫生院分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做优“家门口”诊疗服务,打好中医“便民牌”。

同时,2024年10月,新泰市小协镇卫生院还在协庄社区设立了医养结合中心,配备了综合门诊、康复大厅、残疾人康复站观察病房、老年食堂等设施,每月服务老年人查体、康复、针灸推拿等1000余人次。

“我们专门组建了5支家庭医生团队,每天在社区这边轮流坐诊。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我们也会开展上门服务。自运行以来,已开展上门服务270余人次。”新泰市小协镇卫生院院长张佳说,“我们还深入养老机构开展医养服务,2024年5月在小协镇幸福院设立医养服务点,已服务老人1万余人次。”

目前,新泰市已建成26处社区医养结合示范点,打造130处养老机构(村居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嵌入式)医养服务点,形成“居家——社区——机构”三级服务网络,让老年人真正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康复就在身边”。

山东是全国老龄人口较多的省份。截至2023年底,山东省常住人口1.01亿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391万人,占比23.62%。2018年,国家确定山东为全国首个医养结合示范创建省。

近年来,山东聚力打造县域医共体,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目前全省医养结合机构962家,占全国总数12%以上,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5078万,均居全国第一位。

(大众新闻记者 刘涛 通讯员 肖欣欣 )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