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泰安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培训会在泰山区召开,本次培训旨在深入贯彻国家及省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来自泰山区、岱岳区、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相关乡镇街道干部及历史建筑产权代表等100余人齐聚一堂,共谋文化遗产保护新篇章。
本次培训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主办,泰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具体承办,特邀山东省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有关专家现场授课。培训会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科室负责同志通报了2024年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成效,对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授课围绕国家战略导向、地方资源特色、工作路径等7个方向,系统讲解了国家、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要求,深入分析泰安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近年来,泰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出台了泰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编制了泰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制定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项目准入正负面清单;同时,开展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工作,对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整治和提升,建立了历史建筑保护责任制度,对历史建筑进行普查认定、挂牌建档,近两年全市新公布历史建筑17处。
会议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要统筹好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民生、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持续在真重视、真懂行、真保护、真利用、真监督上下功夫;要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向党委年度专题报告制度,持续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认定等工作;要强化历史资源保护活化利用等工作,积极探索“文化IP+场景营造”活化利用新模式,打造非遗工坊、文化展廊等新业态,实现以用促保;要强化监督检查,做好历史文化名城自评估、日常巡查及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各类违法破坏行为,不断推动泰安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迈向新台阶。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李燕)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