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3日讯今天,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3场—市卫生健康委专场,介绍济南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情况。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新闻发言人牟鑫介绍,2024年,为推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点堵点问题,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济南市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了“医疗服务提质增效行动”。
医疗服务效率提升行动。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入出院手续办理、检查检验集中预约“一站式”服务;实行“潮汐式”门诊管理,缩短患者门诊等待时间。所有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建立退号候补机制,加强退号与爽约管理,提高号源使用效率,缓解号源紧张情况。
老年人“数字鸿沟”跨越行动。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在适老化环境建设方面,都保留线下服务窗口,设立老年人优先就医窗口,配置适老化服务物品,保留现金支付方式;在协助老年人就诊方面,设有专(兼)职志愿者,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协助。部分医疗机构探索开展老年患者“陪诊服务”,为有陪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陪诊服务。
诊后服务延伸行动。根据不同病种特点及诊疗规律,明确随访时间、频次、内容和形式等,建立出院患者随访档案。大力拓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目前济南市有互联网医院71家,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电子处方开具、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2024年服务市民约100万人次。全市77家医疗机构(含社区)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
服务模式优化创新行动。济南市所有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开设疼痛门诊,提供分娩镇痛、无痛胃肠镜等疼痛管理服务,开展癌痛规范化诊疗,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构建“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提供日间、微创医疗服务,通过优化日间诊疗流程,推动日间医疗资源集约化管理和微创技术精准化实施。
服务支撑能力提升行动。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接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快“5G+”救护车的升级改造,对接“鲁云急救”,实现一键呼救、上车即入院。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建立院内快速反应急救团队,强化患者病情分级救治管理,急危重症患者先救治,后补手续。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供血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山东省无偿献血受益人用血费用减免信息系统”,实现济南市无偿献血者及其受益人出院结算时直接减免相关费用。落实无偿献血者及其受益人相关情况下优先用血。
闪电新闻记者 董洁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