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一分钱一分货。
然而,茶叶市场魔幻的地方在于:好茶一定不便宜,但贵的茶,不一定就好。
你不知道我这茶有多牛
一个认识很多年的茶圈文化人找到老杨,问:今年茶叶好卖不。
一听这话,老杨一个头两个大,说:要说好卖,是假的,
但茶叶消费市场依然在,像冰岛坝歪单株这类有知名度且品质过硬的茶,卖便宜些,还是能卖。普通茶叶,卖不动。
文化人说:这两年,市场有个痛点,古树茶太新,老茶客喝不动,找好的老茶又很难。
这话的确说到老杨心里了,说:老茶客来找老茶,但好茶卖的快,我根本没有高品质老茶。
文化人一听,开心地说:我有陈化12年的易武古树,这个茶,气韵直达肺腑,五杯下去,毛孔打开,一泡茶喝下来,打通任督二脉。
老杨一听,感觉这茶能瞬间秒了冰岛坝歪大古树的样子,要是能整点送老客户,那可太好了,就说:整点给我嘛。
文化人假装有些不舍,摇摇手说:我这是真正的老易武古树,一片难求。但是,咱们关系好,你想要,我就是再喜欢,也得忍痛割爱。
老杨想:老茶水深,但认识那么多年了,应该不会坑我吧!
随后,文化人又说:去年春茶在昔归,你不是帮我垫付了3公斤昔归单株吗?我就忍痛用我珍稀的易武茶抵给你。市场上2万一饼,我2000一饼抵给你。
过了几天,老杨收到茶叶,一打开,看到漂亮的条索,心想:这大哥真是太良心了,这么好的茶居然就抵给我了。
泡开茶一喝,茶汤挺漂亮。一开始,茶气还不错,前两泡茶汤顺滑。但喝到后面,越喝越感觉平平无奇。这茶也能喝,但没有一点惊喜。
这样的茶?卖2万一饼,大约5万6一公斤,这价格,对标的是冰岛老寨一类古树。可是,这品质,莫说跟老寨古树相比,感觉还不如4000出头一公斤的冰岛坝歪单株。
老杨有些不甘心啊,会不会是自己喝茶水平太一般,喝不出好茶。
于是,就给几位很懂茶又爱喝老茶的茶友寄了茶样,请他们帮试试。
结果,反馈下来,都是一言难尽。一个人喝不出感觉,或许是人的问题。但所有人都觉得茶叶一般,这茶叶不可能好。
老杨当场就想去菜市场买块豆腐撞死,这文化人也是奇人,认识这么多年,居然坑晚辈。
往回一想,这几年,茶圈卖文化的人也不容易,又没资金收茶,偶尔不知从哪里搞来点茶叶,当宝贝拿着到处宣传,卖掉混口饭吃。
路是自己走的,遇到了,只能认栽。
昂贵的烂茶,蚕食信任
5万6一公斤的茶,吹牛说自己的茶很厉害,喝着很普通。
这种现象,市场上并不少。每个卖茶的都说自己的茶叶好,可喝茶的路上,茶客还是交了很多学费。
尤其是这虚高的价格,当一个爱茶的人,真愿意花2万买一饼茶喝,期待享受天然风味,等来的却是十分失望的结果。
昂贵的烂茶,会一点一点蚕食茶客对茶叶市场的信任。
每个小茶圈,有自己的标准
有时候也会想:是茶本身不好,还是茶不在自己的审美点上。
对于卖山头茶的老杨来说:花香融在汤里,三泡出喉韵。水路细腻,茶汤有劲道,回甘生津源源不断。饮后清凉,喉韵绵绵,这类冰岛坝歪大古树,就是好茶。
可是,用山头茶的标准去衡量老茶,仿佛又有些搞笑。
终究,山头茶也好,老茶也罢,玩的都是圈子。
圈子之内,认可各自的茶叶标准。茶,就是备受追捧的天然风味。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茶叶很有价值,但出了圈子,在不欣赏它的人眼里,再好的茶,也不过是一堆叶子。
喝茶,喝适合自己的
曾几何时,我们过于在意茶叶江湖的喧嚣,而忽略了内心的宁静。
喝茶的路上,追名寨茶,追古树茶,追单株纯料茶,喝茶,似乎过于在意结果,在意有没有喝到最纯最古的那一泡,而忽略了,喝茶只是享受生活的一个过程。
人到了一定年纪,越加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喝茶,却能让时间过得慢一些。
一泡茶的时间,味觉在茶杯,思绪在飞扬,回忆往昔畅想未来,茶一杯一杯下肚,待到尽兴时,茶之味,倒有些像人生之味。
享受有茶相伴的日子,满足自己的味觉信仰,在平凡的岁月里,认真生活,善待自己,慢慢老去,或许,这才是喝茶的初衷。
茶叶的江湖热闹非常,可真正解渴的,却是自己茶杯里,能随时端起的那盏。
静下心来,喝好自己的茶,才是适合自己的爱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