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对于残疾人而言,阅读是打破信息壁垒、实现精神平等、重塑自我价值的重要契机,阅读不仅能为他们提供认知世界的窗口,更能在心灵层面赋予力量。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推广全民阅读,引导残疾人阅读优秀作品,北京市朝阳区残联举办了“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未来”世界读书日活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滕伟民、李倩,中国盲人协会文学委员会秘书长唐宪涛,原创绘本作者王卉予代表邹莎丽以及街乡残联的领读人代表参加。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活动在酒仙桥街道朗诵小组带来的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中深情展开,他们用情景剧的演绎方式,带领大家进入史铁生的怀念世界,感受母爱与生命的坚韧。
在推荐赠送图书环节,三位残疾人作家及代表推荐个人作品,并赠送给朝阳区残联。
李倩推荐了她的作品《京城特色藏馆》,她分享了自己在游览博物馆过程中的惊喜收获,鼓励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通过参观博物馆获取更多的文博知识。李倩笔名东郭小美,因病导致肢体残疾,但她坚持创作,先后创作出版了散文集《京城特色藏馆》,舞台剧《钟楼湾儿》《沃伊采克2013》《暴风雪》等作品。
滕伟民曾任中国盲人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残奥会副主席、北京按摩医院院长等职,创作了《向北方》《二十五岁那年》等作品。他介绍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并推荐他的自传文学作品《25岁那年》,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名神经内科医生在失明失业后,经历了万般磨炼,最终在投入残疾人服务工作中重获新生。“热爱阅读不仅仅对于残疾人,对健全人也一样,能够丰富生活拓宽眼界增长知识。”滕伟民通过大量的阅读,更加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内涵,多读书、读好书,丰富内心坚定美好生活的意志,成为新时代的参与者、贡献者。
王卉予原创的绘本作品《电梯里的狗》入选了2024央视《读书》精选年度童书。同时,在“原创图画书2024年度荣誉作品”评选中,入选年度荣誉十佳作品。据记者了解,王卉予自幼失聪,她凭借画笔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
在领读人阅读分享环节,安贞街道领读人李焕珍分享了带领辖区残疾人阅读《老北京的趣闻传说》的阅读体会;呼家楼街道领读人孟迎晖为大家推荐了《愿你可以自在张扬》,鼓励残疾人朋友通过阅读自信自强历练成长;左家庄街道领读人陈光分享了他自幼热爱京城民俗知识阅读,同时,鼓励广大残疾人在书籍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从“包容”到“共荣”,这种共读行为不仅是书本内容的共享,更是精神世界的双向照亮,健全人不再是“安慰史铁生”的旁观者,而是与残疾读者一起追问“命运无常与自我救赎”的同路人,其意义超越阅读本身,指向更具人性温度的社会关系重建。
回首过去一年,朝阳区残联持续深入开展领读人培训计划,不断加大对街乡残联领读人的专业培训与悉心指导,先后打卡了《看不见的顶峰》《人生不设限》《观潮追梦》《平安批》《秋天的怀念》《古事杂谈》等经典书籍,一场场线上线下阅读分享会,如同一颗颗知识的火种,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区残疾人朋友参与阅读,越来越多残疾人朋友参与其中,共同营造出“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