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转塘中心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医护团队凭借快速反应和紧密协作,仅用5分钟成功将一名心脏骤停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这一案例不仅展现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急救实力,也为公众敲响了心源性猝死的警钟。
全知道了解到,患者因“上腹不适、感恶心”来到转塘中心就诊,章华斌医生接诊后仔细询问患者,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病史,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开具了血液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患者在检验科准备抽血的过程中突然倒地,检验科医生见状,立刻启动院内急救系统!
呼叫总值班、急诊科医生护士等,章华斌医生以最快速度冲至现场,检查发现患者意识丧失、面色青紫、大动脉搏动未触及,立即心肺复苏,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双手有节奏地按压,争分夺秒地与死神展开较量。
几乎同一时刻,急救团队推着抢救车、除颤仪火速赶到。团队成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迅速展开抢救。
随后除颤仪提示室颤,“准备除颤!双向波200J!” 随着一声令下,除颤仪的电极片准确地贴在患者胸部,“放电!”除颤仪释放出强大的电流,患者的身体随之轻轻一颤,就在众人屏息凝视的瞬间,他的睫毛剧烈颤动,喉间突然发出一声虚弱的呻吟。
“有反应了!转急诊室,继续监测生命体征!”那一刻,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经过检查,张某生命体征稳定,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随后由120护送,安全转运至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 急性心肌梗死
典型的心肌梗死病人很容易就想到去医院胸痛中心就诊,但是也有部分心梗患者症状并不典型,有些表现为左侧手臂痛、肩背部痛、胃疼、牙痛等,因此出现类似症状,并且具有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人,在就诊时也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排除心脏的问题。部分不良生活习惯的年轻人、部分老年人和糖尿病病人甚至会出现没有明显疼痛的心梗,所以当自己感觉乏力、胸部不适、心慌或气急、烦躁的时候,也要及时到医院检查,避免心梗猝死等情况发生。
✍️编辑:AETA | 主编:小全 |律师:郑晶晶
来源:健康转塘
往期热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