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7时,木哈买提别克·木哈买提哈力裹上棉衣,把最后一捆包裹搬上邮车。此时,仪表盘上的温度计指针指向-10℃,车窗上的哈气在车灯下泛着冷光。这是他作为邮政投递员迎来的第6570个清晨,也是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第31个年头。
木哈买提别克·木哈买提哈力负责的邮政投递线路从布尔津县延伸至禾木、贾登峪、喀纳斯,往返448公里,跨越雪山、冰河与无人戈壁。每年冬季,阿尔泰山脉就像一头沉睡的巨兽,仿佛随时都会苏醒过来,抖落一身的银装,展现出它磅礴的气势。2023年1月,他曾被暴风雪困在冲乎尔山谷,邮车深陷雪窝,他蜷缩在驾驶室里啃冻硬的馕饼,用体温焐热方向盘,直到天亮后用铁锹挖出一条道。“车里装着牧民的慢性病药,耽误不得。”那天,他搓着冻裂的手,指缝里嵌着洗不净的机油和雪渣。
车轮碾过雪崩与星光
在这条边境邮路上,木哈买提别克·木哈买提哈力经历过几次推山雪和车辆故障,但最险的一次发生在2021年12月。当时,邮车行至喀纳斯盘山道,前方推山雪滑落形成的“雪墙”轰然倒塌,滚落的石头裹着冰碴砸向路面。他猛打方向盘,车身擦着崖边滑行数十米,后视镜差点被落石削飞。“我得确保邮件箱里面的东西完好无损。”他指了指车身,叙事的语气平静得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夏季的考验同样残酷。融雪形成的泥流虽不严重但会令通行受阻,他又不得不骑着马背着邮包前行。2022年7月,他为禾木乡的民宿经营者送去一箱直播用的补光灯,途中遭遇融雪性洪水。马匹受惊把他甩进水流,他抱住邮包,硬是从齐腰深的冰水里爬了出来,最终按时将包裹送达。“民宿老板握着我的手很感激,说那是他们第一个旅游旺季的希望。”他的防水靴里,至今还残存着当时划破的印记。
邮包里的万家灯火
在牧民的帐篷里,木哈买提别克·木哈买提哈力有另一个名字——别克巴哈德尔,意为“信使兄弟”。他记得禾木乡老教师托合塔森每个月需要的高血压药名称,知道喀纳斯景区清洁工阿依古丽女儿在乌鲁木齐的大学地址,甚至能背出贾登峪护林员的儿子服役部队的编号。邮车后备厢常年备着针线包、急救药品和代购清单。18年间,他无偿为牧民捎带物资超过8吨。
2024年寒冬,独居于禾木河谷的老人库兰患上肺炎。木哈买提别克·木哈买提哈力接到求助电话时,暴风雪封锁了进山道路。他连夜驱车50公里,在齐膝深的雪地里徒步3小时,把抗生素和氧气瓶送到老人床前。库兰的儿子从乌鲁木齐打来视频电话,镜头里,老人用颤抖的手抚摸着邮包上的冰碴说:“别克就是我的第三个儿子。”
从信笺到电商的嬗变
2008年,木哈买提别克·木哈买提哈力刚接手这条邮路时,邮包里多是报纸和手写信件。如今,他的车厢里堆满了直播用的三脚架、民宿定制的民族刺绣床品,还有牧民网购的无人机配件。随着阿勒泰旅游业快速发展,日均邮件量从17年前的二三十件激增至七八千件,2024年“双十一”期间更是突破了1.4万件。
变化不仅体现在包裹数量上。2023年,阿勒泰邮政引入北斗导航系统,实时监测邮递路线;2025年年初,木哈买提别克·木哈买提哈力的邮车装上防滑链,配备了对讲设备。“以前靠经验躲避推山雪和恶劣天气,现在更多的是靠科技。”他看着手上的定位系统,屏幕上跳动的绿色光点标记着沿途牧民家的坐标。
一个人的坚守与一群人的事业
1994年,木哈买提别克·木哈买提哈力光荣入党。多年来,他先后获得2012年阿勒泰地区邮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13年阿勒泰地区邮政系统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2017、2019年阿勒泰地区邮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年新疆邮政系统先进个人、阿勒泰地区邮政系统先进个人称号、2023年阿勒泰地区邮政系统先进共产党员、新疆区邮政分公司先进个人、2023年度阿勒泰地区五一劳动模范称号、2024年阿勒泰地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员工,他长期坚守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词。
2025年4月16日,木哈买提别克·木哈买提哈力与“90后”快递员顾龙飞共同入选2025年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
这些荣誉背后,是阿勒泰邮政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全地区19个边境村实现每周3班通邮,全地区农牧区实现汽车投递,与7家快递公司进行“邮快合作”实现快递进村,自动分拣机投入使用,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在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的邮政综合服务站里,木哈买提别克·木哈买提哈力指导年轻同事处理包裹。墙上的电子屏显示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标语,货架上摆放着牧民直播售卖的驼奶皂和哈纳斯蜂蜜。窗外,通往喀纳斯的柏油路在雪山下蜿蜒,曾经需要骑马穿越的险峻路段,如今矗立着中国邮政的绿色标识牌。
记者手记
邮路尽头是春天
23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8圈。木哈买提别克·木哈买提哈力的车轮碾过十七载风霜,也碾出了中国边陲的沧桑巨变。当记者问及退休后的打算,这位哈萨克族汉子望着雪山轻笑道:“只要身体允许,我还想再送十年。”
此时的阿勒泰,朝阳正穿透云层,为邮车的绿色涂装镀了层金边。这条生命邮路上,每一道车辙都镌刻着坚守的温度,每一封邮件都承载着时代的重量。正如木哈买提别克·木哈买提哈力所说:“邮路不是简单的A点到B点,而是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团结,送到每一个需要它的角落。”
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古丽娜
实习记者:赛力克·肯恩斯汗 姚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