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受尽千般苦,今日荣华喜道成。
法国当代比较文学家艾登堡,曾高赞一部中国小说。
称没读过它的人“就像没读过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一样”。
这部小说至今仍然风靡全球,由它翻拍的电视剧首播时,收视率高达90%,可谓万人空巷。
30年里,重播更是超过3000次,足以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它,就是吴承恩在生活不尽如意时写下的神魔小说——《西游记》。
整部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从大唐出发,去往西天求取佛经的过程。
取经路上,妖魔鬼怪盛行,爱恨情仇交织,师徒四人排除万难才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仔细想想,这条妖魔鬼怪盛行的颠簸取经路,像极了众人生活的真实影射。
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所说:
“《西游记》真是写得好,全部做人做事的道理都在内了。”
01
爱情难:
悄然心动,或许是爱而不得的心痛
电视剧《西游记》插曲中有句歌词:
“人间事常难遂人愿,且看明月又有几回圆。”
这句流露着遗憾的歌词,唱的是唐僧与女儿国国王擦肩而过,让无数读者意难平的凄美故事。
刚到女儿国边境,师徒几人被拦在迎阳驿城门,女官称启奏女王后,才能将他们放行。
女王听说有男丁来临,心生欢喜,想到前一夜梦中的吉祥佳境,料定唐僧是天赐而来,与她结成姻亲。
见到相貌堂堂的唐僧后,女王更是一见钟情,心动不已。
甚至愿倾尽所有,以一国之富招他入赘,封为国王,长相厮守。
鸾凤和鸣,男才女貌,本是一段可遇而不可求的爱情佳话。
只可惜,身为佛门弟子的唐僧拒绝了女王的感情。
坚守的信仰和取经的重任,注定让他无法像凡人一样,肆意放纵自己的七情六欲。
书中如此,现实中亦如此。
很多感情,都是相爱容易,相守很难;
一眼万年容易,一生相伴很难。
年少时,我们对某个人怦然心动,憧憬一段圆满的爱情。
结果常因世俗的纷扰、肩上的责任、周遭的压力,不得不放手离开。
以至于爱而不得的感情,成了生命中的一大遗憾。
可生活还是要继续,既求不来,就不必留恋,学会体恤自己,转过身大方离开。
那些悄然心动却无法相守的感情,看似无奈,却是情感世界的常态。
02
工作险:
所谓的职场捷径,都暗藏陷阱
常言道:“世人神机却无路,聪明反被聪明误。”
取经前,孙悟空就曾因为求捷径而弄巧成拙,陷入绝境。
练得一身盖世奇功后,初入社会的他心高气傲。
先是大闹东海龙宫,又去折腾阴曹地府。
玉皇大帝见他到处惹事,本要派兵捉拿,可担心耗费兵力,便决定将他“招安”。
听闻被“招”到天庭做官,孙悟空大喜,决心归顺。
命运无缘无故给你的任何馈赠,早就暗中标好了筹码;
看似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的职位,早晚也会让你美梦破碎。
没几天,孙悟空意识到上当,发现自己就是个看马圈的小喽啰,“招安”不过是彻头彻尾的打发。
他一怒之下,回到花果山,玉帝派遣天兵捉拿。
就在双方激战难分胜负时,如来佛祖出现,与孙悟空打赌约定:
如果他一个筋斗能翻出自己的手掌,便遂他所愿,让玉帝退位,悟空为天宫之首;
否则贬他为妖,继续修行。
狂妄自大的孙悟空,全然不知已经掉入如来设下的陷阱,任他如何翻越,也逃不出如来的掌心。
斗法失败后,孙悟空彻底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被压在五行山下长达数百年。
电视机《搭错车》中有句台词:
“人生没有捷径可走,横着省下的路,终究会变为竖着的坑。”
喜欢不劳而获、抄近道的人,一不留神就会掉入旁人设好的陷阱,使自己陷入困境。
想要取得成绩,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该流的汗水,当付的艰辛,少了哪样都不行。
守本分,踏实努力的人,才能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03
生活累:
兵荒马乱是常态,岁月静好是意外
历尽千难万险后,唐僧师徒终于来到灵山,见到了如来佛祖。
如来看完通关文牒,让阿傩和迦叶两位尊者拿取经书。
师徒几人接受斋饭时忍不住感慨:“向来受尽千般苦,今日荣华喜道成。”
一路历尽艰难险阻,受尽重重磨难,如今终于苦尽甘来,取到真经,期盼今后的生活能安然静好。
拿到沉甸甸的经书后,他们一路叩头谢恩,欢天喜地地踏上回程路。
可刚上路,就遭受一阵狂风,把行李吹得七零八落,珍贵的经书随之散落一地。
眼看心血付诸东流,师徒几人惊恐不已。
他们赶紧拾起凌乱的经书,小心翼翼地清理规整。
突然发现:那些奉若至宝的经书,竟是白纸。
又气又恼的唐僧师徒,不得不再次折回灵山,费了一番周折后,才换得有字经书。
杨绛先生说:“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
我们总祈求生活一帆风顺,但现实往往是:
努力后回到新的原点,烦恼和挫折接连来到;
好不容易收获的些许平静,常常也只是片刻的安宁。
可终点,也常常意味着更高的起点,更好的开始。
于是,我们一边承受生活的兵荒马乱,接受命运的疾风厉雨;
一边抖落肩上的疲惫,寻求内心的坚强。
如果遇到困境就选择放弃、一蹶不振,不幸就接踵而来。
唯有全力以赴,才能寻得改变窘境的希望,把穿越风雨的苦变成岁月静好的甜。
04
真正过得好的人:能尽力,懂释怀
取经途中,憨厚直率的猪八戒,无疑是最惬意清醒的乐呵人。
他不像唐僧那样终日担惊受怕,也没有孙悟空的争强好胜,沙和尚的碌碌平庸。
虽然他的功力不及师兄,但斗妖降魔的过程中,也拼尽全力护师父周全。
孙悟空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后,猪八戒挑起大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与师弟勇斗黄袍怪;
路过火焰山时,他又豁出命,与师兄一起降服牛魔王。
该出手时,他势必“强力出手”;
遇到实在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也懂得抽身放下。
在平顶山莲花洞,猪八戒见孙悟空流泪,深感前方艰险;
在狮驼国,孙悟空被狮子精一口吞下。
猪八戒知道情况不妙,都嘟囔着分了行李,实在不行就回高老庄做女婿。
看似“临阵脱逃”的猪八戒,其实是在用另一个角度,诠释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
做事时,竭尽全力;
竭尽全力后仍做不好,就看开放下,后退一步未尝不可。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有句话: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可以改变时,拼全身力气;改变不了时,不较真费力。
如此,便既不会因未曾努力而懊悔,也不会因执念束缚而困住内心。
生活中所谓的“苦难绝缘体”,也不过是能尽力,懂释怀,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化解遭遇的各种不如意。
鲁迅评论《西游记》时说:
“神魔皆有人性,精魅亦通世故。”
这部备受世人喜爱的神魔小说,写尽了人情冷暖和生活不易。
反观你我的经历,又何曾不是如此:爱情可遇不可求,工作倍觉人心险恶,生活常常风雨交加。
但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依然会像师徒四人一样升级打怪,在坎坷的日子里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