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是孩子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里程碑,

这不仅标志着学习场景的转换,

更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跨越。

为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关键阶段,乌拉特中旗教育局关工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乌拉特中旗第五幼儿园于4月21日开展了“智慧父母大讲堂”线下公益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家长们带着对孩子幼小衔接阶段的诸多担忧与期待,共同开启这场成长探索之旅。


讲师介绍


徐敏

乌拉特中旗教育局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

高级教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家庭教育高级咨询指导师

内蒙古家庭教育人才培养工程中级讲师

市级名校长

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

市级优秀共产党员

巴彦淖尔市传统美德文化协会副会长

政协乌拉特中旗第十五届委员会智库专家

解码衔接,共筑未来

讲座伊始,徐敏主任便以一句“在幼小衔接阶段,您最纠结、最担心、最想探讨的问题是什么?”瞬间点燃现场氛围。家长们纷纷抛出心中的“痛点”:有的担心孩子从幼儿园的“游戏化”学习模式,突然切换到小学的“课堂化”学习,难以适应;有的焦虑孩子自理能力不足,无法独立完成整理书包、按时作息等小学生活必备技能;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社交适应问题忧心忡忡,害怕孩子在新环境中交不到朋友,遭受排挤。这些真实且普遍的困惑,引发了在场家长们的强烈共鸣。



针对家长们提出的种种焦虑,徐敏主任凭借多年的教育研究与实践经验,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教育政策导向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她指出,幼小衔接并非知识的提前灌输,而是孩子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心理适应等多方面的过渡与准备。



在家庭教育经验分享环节,两位妈妈结合自身经历,带来了满满的干货。

苏会涵副园长作为二胎妈妈,以“阅读”为核心,分享了让孩子爱上书本的五大锦囊:
1. 打造家庭读书角:布置阅读区,让环境成为“无声的邀请”;
2. 家庭共读,全员参与:奶奶引导唐诗、爸爸引导文学、妈妈组织情境表演,全家化身“阅读合伙人”;
3. 趣味导读,多元引导:将绘本改编成短剧、结合影视剧激发兴趣,让阅读充满惊喜;
4. 链接生活与书本:把书里的世界和书外的世界有效链接起来,如果孩子去过故宫,一定会对《故宫里的怪兽》感兴趣;如果孩子参观过国家博物馆,一定会对《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感兴趣;

5.深度阅读,启发思考:通过提问、思维导图,引导孩子从故事中总结收获。


家长王海燕:接纳差异,静待生命自然生长
王女士以儿子恩瑜的成长故事为切入点,分享了从“焦虑改造”到“温柔接纳”的心路历程:
看见差异,珍视独特:恩瑜小班时总爱观察蚂蚁、沉浸于自己的世界,王女士通过心理咨询意识到,孩子的“慢”与“静”,藏着细腻的观察力;
放下改造欲,学会“好好接住”:心理老师提出的“三个不”原则——不替孩子做选择、不随意贴标签、不急于给答案,让亲子关系重焕生机;

留白成长,相信力量:鼓励恩瑜自由创设角色扮演情境、自主规划生活,最终发现孩子不仅学会自我反思,更在探索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是自带剧本的主角,我们要做的不是‘导演’,而是‘观众’。”王女士的分享,让在场家长重新思考育儿的本质。

聆听启思,共育花开

此次讲座内容充实、方法实用,为家长详尽梳理幼小衔接思路。结束后,家长普遍反馈收获颇丰,对衔接要点与自身责任有了更清晰认知。相信通过这场讲座,家长们能够运用学到的经验和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关键阶段。

来源:乌中旗教育



微信号|乌拉特中旗妇女联合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