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大学官网“现任领导”栏目更新信息显示,应汉杰不再担任苏州大学校长。目前,该校校长“暂时空缺”。
公开资料显示,应汉杰,男,1969年7月生,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优秀教师,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国家863领域主题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应汉杰还是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工业生物技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先进生物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应汉杰的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催化剂筛选与改造、辅因子代谢工程、生物过程强化与集成,生物分离纯化,废水废渣的无害化与资源化。
应汉杰长期坚持在第一线从事生物化工领域的科研、工程应用和教学工作。针对生物制造的核心技术,他系统地开展了生物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的高效应用和流程重构的研究工作,为提升我国生物制造研发水平、工程水平和产品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生物催化剂的连续化工程应用方面作出了颠覆性的研究工作,他利用仿生的原理创建了工业规模的具有自修复和抗衰老等智能特征的新型连续发酵体系,实现了生物催化剂的长期连续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在全球首次实现了最大生物化学品生物乙醇的连续化生产示范,为生物制造过程由间歇式向连续化转变作出重大贡献。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