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报道,CNBC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在经济领域的支持率跌至总统任期以来最低水平,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民众对当前经济政策的不满,更预示着这位曾经以"经济牌"赢得大选的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执政危机。
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之初,美国民众对经济前景曾抱有高度期待。然而短短三个月后,这种乐观情绪已如泡沫般破裂。CNBC全美经济调查揭示了一个严峻现实:认为经济将恶化的受访者比例达到2023年以来的最高点,对股市持悲观态度的人数也呈现断崖式下跌。
特朗普资料图
这项覆盖1000名美国成年人的权威调查显示,特朗普在经济治理方面的支持率仅为43%,而不支持率飙升至55%。这是特朗普政治生涯中首次出现经济领域不支持率反超支持率的局面,标志着其核心竞选承诺——"让美国经济再次伟大"——正在失去民意基础。
哈特事务所资深合伙人杰伊·坎贝尔指出:"选民选择特朗普连任,本质上是选择他的经济承诺。但现实情况是,民众看到的不是经济复苏,而是关税带来的物价上涨、政府支出削减造成的公共服务缩水。"分析认为,这种预期与现实的反差,正在快速消耗特朗普的政治资本。
《日本经济新闻》的追踪报道为经济困境提供了更直观的注脚。数据显示,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60个交易日内,道琼斯工业指数累计跌幅突破10%。纵向比较历届美国政府同期表现,这一跌幅仅次于1974年福特政府时期,创下近150年来最差开局纪录。
市场动荡的转折点清晰可辨。4月2日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后,商业信心指数应声下跌。华尔街对此反应激烈,不仅出现恐慌性抛售,更导致美国国债市场剧烈波动。IDX咨询公司首席投资官麦克米伦坦言:"金融市场最惧怕的就是政策不确定性,而本届政府正在源源不断地制造这种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利率的急剧攀升正在产生连锁反应。房贷利率上涨直接抑制房地产市场需求,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导致投资收缩,这些都在不断放大经济下行的压力。经济学家警告,如果政策方向不及时调整,美国可能面临比预期更严重的经济衰退。
特朗普资料图
经济困境之外,特朗普政府的国内政策同样引发强烈反弹。据央视新闻报道,4月19日纽约、华盛顿等主要城市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示威者高举"停止侵犯公民权利"、"反对政府缩编"等标语,表达对现行政策的不满。
抗议活动的组织者表示,政府的移民政策导致大量家庭被迫分离,联邦机构大规模裁员严重影响了公共服务质量。更引人注目的是,部分抗议者将矛头指向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计划在其汽车经销店外集会,谴责政府效率部在精简机构过程中表现出的"冷酷效率"。
这些示威活动折射出更深层次的社会焦虑。特朗普政府推行"小而美"的联邦政府理念,但实际效果却是多个民生部门运转失灵。环境保护署经费削减导致污染监管松懈,教育部裁员影响助学贷款发放,这些具体而微的民生问题正在不断积累民怨。
经济支持率创新低、股市遭遇历史性下跌、社会抗议此起彼伏——特朗普政府上台仅三个月就陷入三重危机。这种局面与其竞选时承诺的"强势复苏"形成鲜明对比,也暴露出其执政团队的诸多问题。
政治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面临的根本困境在于政策逻辑的矛盾。一方面试图通过关税保护本土产业,另一方面又大幅削减政府支出抑制经济活力;一方面承诺创造就业,另一方面又通过机构缩编制造失业。这种左右互搏的政策组合,正在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特朗普资料图
历史经验表明,总统任期初期的支持率往往具有风向标意义。对于依靠民粹主义口号上台的特朗普而言,民意基础的动摇可能带来更深远的影响。国会中期选举在即,如果经济形势不能尽快改善,共和党很可能要为此付出政治代价。
眼下特朗普政府正站在十字路口。是坚持现有政策等待转机,还是改弦更张调整方向?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关系着本届政府的命运,更将深刻影响美国未来的发展轨迹。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留给特朗普挽回局面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