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蚌埠市蚌山区青年街道党工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以积分制工作为画笔,推动辖区基层治理由“街里事”变成“家家事”,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绘就了一幅基层治理新“分”景。

以健全机制为牵引,提升积分制管理“靶向力”

建强组织体系,积分运行变“畅通”。由街道党工委统筹引领积分制工作,整合“两代表一委员”、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形成“组织发动、党员带动、积分促动、居民主动”的治理新格局。

量化积分标准,积分设定使“民悦”。围绕群众呼声、志愿服务、社区议事等7大板块制定30项量化指标,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让居民为评分标准、兑换程序等环节建言献策,使积分标准更实用、更具体、更符合民意。

广泛宣传引导,积分理念让“民知”。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优秀党员等红色力量,运用“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宣传,将何为积分制、如何积分、怎么用积分向居民一一解答,群众知晓率达95%。

以积分运行为纽带,提升积分制治理“凝聚力”

健全“广”的机制。结合积分制管理办法精准赋分,社区居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化解邻里矛盾、消除安全隐患等方式获取积分,用这些积分既可兑换琳琅满目的物品,还可兑换理发、艾灸、家电维修等多种服务,有效提升居民对积分制的信任度、满意度。

创新“积”的平台。积极探索和创新积分制管理路径,上线积分制小程序,将积分申报、审核、兑换物品等积分制全流程上线。针对老年人操作难的问题,党员志愿者上门手把手操作教学,有效跨越“数字鸿沟”,推动积分管理全覆盖。

优化“议”的模式。将基层治理积分制成效作为工作例会的讨论内容,对收集到的居民意见建议、实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共同探讨分析,及时、合理地对积分细则进行动态调整,不断完善积分体系的科学性、操作性。

以多元参与为动力,提升积分制管理“吸引力”

以奖促干,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以“物质+精神”激励为导向,持续提升居民参与活跃度。设立积分兑换超市,以“行动换积分,积分换实物”的方式,让“看得见”的积分变成“摸得着”的共享红利,使居民感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

正向引导,推动文明新风大提升。将积分制作为推动民风文明的重要抓手,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移风易俗、垃圾分类等行动。积分制工作推行以来,居民的思想和生活习惯有了转变,文明素质不断提升,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

踊跃争先,汇聚党群共治合力。将日常行为以积分进行量化,通过党员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重点难点工作,以党员的榜样力量密切党群关系,带动更多的居民共同参与街区建设,为辖区治理赋能增效。

青年街道以党建为轴心,创新推出“积分制”的治理模式,通过量化治理效能、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打造出“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群众受益”的基层治理新样本,为现代化治理注入鲜活力量。(严鹏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