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我突然接到了县教育局长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局长的声音清晰而温和,她关切地询问我是否有意愿转行到县机关工作。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向我抛出这个问题了。然而,面对这样看似诱人的好意,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拒绝。
此事一经传出,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有的网友直言不讳:“一个教育局长的工资都没有副高职称教师的高,干嘛去机关!”他们认为教师的工资待遇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
也有网友给出较为理性的分析:“高级老师调到县教育局,但你的编制还在原单位,还可享受高级老师待遇,是这样的话,你可到县教育局上班去吧。”
还有一些网友的言论颇为犀利:“你多少岁,进了行政编制能买到盖章签字岗不?盖章签字权等价于货币。 完整的流程,国内公务员收入大于老师。国外是反过去的。”
就现行的工资体制而言,到机关工作对于有职称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陷阱。就拿我自身的经历来说,2000 年的时候,我就已经获得了中级职称,处于十级工资档。当时,出于对领导的信任,听信了领导的劝说,担任了办公室主任一职。此后,又辗转到另外一个重要单位担任办公室主任,再后来还担任了城建指挥部综合科科长。
时光匆匆,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这期间,不敢说有多大的功劳,但苦劳着实不少。可令人无奈的是,由于长期的劳累,我生病了。最后人事部门一核查,结果却令人心寒,我依旧是技术职称,还是十级工资档。兜兜转转二十多年,仿佛又回到了起点,这其中的委屈与无奈,又能向谁诉说呢? 正因如此,有职称的人绝对不要轻易转管理岗。
在现行的体制下,进入机关工作的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人:一是那些刚刚通过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进来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满怀激情和理想,渴望在机关工作中一展身手。二是以前当官子女靠关系进来的,其中有大学毕业的。这类人凭借着特殊的关系,得以进入机关工作。三是从下级单位调过来的,他们通常有着特定的关系,能力或许不一定出类拔萃,但关系背景却十分强硬。
从现实情况出发,当教师无疑是更为划算的选择。首先,我在学校已经辛勤耕耘了 20 多年,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教育素养。我成功晋升了副高级职称,这不仅是对我多年努力的认可,也为我未来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使我没有了太多的后顾之忧。就拿我的一些同事来说,他们在晋升职称后,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倘若此时再去县里,也不可能转为公务员,依旧是事业编,而且还得重新晋升职称。这无疑是给自己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毕竟重新晋升职称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面对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要重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重新积累教学成果和业绩等等。
其次,再有十几年我就可以退休了,而教师的退休金在众多行业中是相对较高的。从社会整体的退休待遇情况来看,教师的退休金通常能够保障退休后的生活品质,让退休生活安稳而舒适。
最后,如今老师的在职工资并不低于公务员,每年还会发放与公务员的绩效差,可是县里的事业编却没有这个补差。这一差异在实际收入上体现得较为明显,以周边地区的情况为例,一些在县城工作的事业编人员常常会羡慕教师的薪资待遇和福利。综合种种因素,坚守教师岗位才是明智之举。它不仅能让我继续在熟悉且热爱的教育领域发挥价值,还能为我带来稳定且相对优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