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在历史的长河里,传统艺术是那长河中的点点星光,而皮影戏正是那星河里最灵动的一颗,以牛皮为幕、竹棍为引,在昏黄油灯下呈现出万千世界。在数字时代,传统艺术也能焕发光彩。因为总有人怀揣着对艺术的赤诚之心,在创新的浪潮中探寻。在兰州,就有一位手艺人蔡宏,他执纸为皮、以光为魂,将古老皮影戏的神韵与现代数字创意巧妙融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纸影艺术。当纸影作品在短视频平台亮相,光影流转间,瞬间点燃了无数人的艺术热情。

从小埋下艺术的种子

时光回溯,记忆深处那一抹温暖的光影,成为蔡宏与艺术结缘的起点。儿时,父母带着年幼的他走进甘肃秦安老家的皮影戏班,幽暗的场地里,一盏油灯、一方白布,便搭建起一个神奇的世界。随着艺人双手灵巧舞动,皮影人物在幕布上活灵活现地穿梭,精彩的演绎令他如痴如醉。回家后的那个夜晚,艺术的种子便在蔡宏心中生根发芽。他迫不及待地翻找出硬纸板与剪刀,回忆着看到的皮影戏人物,小心翼翼地裁剪一个个皮影。在自制的简易幕布前,煤油灯昏黄的光晕中,他兴致勃勃地为父母展示自己的“作品”,眼中闪烁着对艺术纯粹的热爱。此后,他愈发痴迷手工艺,制作了各种电器、竹制物件,这些充满巧思的创作经历,都为他日后的艺术之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数字浪潮中重拾热爱

随着岁月流逝,忙于学业和工作的蔡宏暂时搁置了这份热爱。然而,2015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短视频的兴起,成为他重拾梦想的契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短视频上看到一个神奇的白色小方块,旋转90度后,字形竟从“正”变为“反”。这个奇妙的创意瞬间唤醒了他儿时对艺术创作的热情,他开始思考,能否将这种创意拓展,让更多文字、图案实现“反转”的奇妙效果。于是,他查阅资料,尝试用纸片拼凑,虽然初期作品略显粗糙,但那份探索的热情却愈发浓烈。

老艺术焕发新活力

2022年,有了充裕时间的蔡宏,全身心投入纸影艺术创作中。他以纸(废弃的纸箱)为材料,通过不断摸索与创新,将文字与图案、图案与图案巧妙结合,创造出一动一静、光影变幻的纸影作品。每一次旋转,都是一场视觉盛宴;每一次光影的交织,都诉说着独特的故事。他将这些作品发布在短视频平台,瞬间吸引了无数网友的目光。其中,以申公豹为主题的作品,收获了239万点赞,浏览量高达1.2亿,成为抖音上的爆款视频。

蔡宏的纸影作品创作过程十分考究,需历经三个步骤。首先是设计选材,比如以中山桥主题作品为例,他要花费大半天时间,将“中山桥”三个字与实景图精心绘制出来;接着是裁剪环节,将设计好的图案裁剪成零部件,确保不同画面互不干扰;最后是组装调试,光线反射会导致画面失真,他需要反复调整零部件的大小和位置,这一过程往往耗时最长。就像元旦时创作的镂空“元旦”二字与蛇形图案作品,因图案复杂、零部件零碎,他耗费了整整七天时间才完成。平均下来,完成一个作品需要三天时间,加上剪辑,整个周期约三天半。

“纸影小凡”铸就不凡

在蔡宏的纸影艺术世界里,作品题材丰富多样。他创作了伟人系列,用独特的艺术形式致敬开国元勋和杰出科学家;人文系列深挖文化历史,从12生肖兽首到更多经典文化元素,逐步呈现;文旅系列聚焦各地标志性建筑,虽然创作难度极大,但他依然坚持用艺术语言展现各地风貌。而这些作品的灵感,除了源自他自身的创意,也离不开粉丝们的热情建议。哪吒系列作品火爆后,大量粉丝留言,希望他创作更多名人、各地文旅特色景点的纸影作品,蔡宏都会积极回应,将大家的期待转化为精彩的艺术创作。

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名为“纸影小凡”的蔡宏已收获27万粉丝的关注与喜爱。每当他发布新作品,评论区总会被赞叹与期待填满。“纸影”二字是他对千年皮影艺术的致敬与传承,将传统皮影的光影美学融入纸片创作,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纸影小凡”寄托着他对艺术的坚持与追求,正如他所言:“将平凡的一件小事一直坚持下去,也是一件不平凡的事。”

从儿时被皮影戏的光影震撼,到如今用创新的纸影艺术惊艳众人,蔡宏以纸为创新载体,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追逐着光影梦,让老艺术焕发新活力,也让更多人领略到了纸影艺术的独特魅力,让纸影艺术在数字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苏晓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兰州晚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