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1日,天主教教皇方济各因中风和心脏骤停,在梵蒂冈与世长辞,享年88岁。消息传出,举世哀悼,而他生前定下的打破传统的葬礼和安葬安排,更是成为全球焦点。

方济各在遗嘱中明确表示,希望自己的遗体安葬在位于罗马的圣玛利亚大殿。他要求“墓穴设于地下,简朴无华,不作特别装饰” ,仅以拉丁语刻上“方济各”的铭文,安葬费用也将由一位捐助者承担。这一决定打破了过去一百多年的传统,以往每任教皇的最终归宿都是在圣彼得大教堂主坛下方的地宫。

按照天主教传统,教皇去世后会举行为期九天的哀悼期,期间有一系列古老仪式。方济各的死亡认证和棺材安放仪式由他最信任的助手之一凯文·约瑟夫·法雷尔枢机主教主持,在梵蒂冈城圣彼得大教堂旁边的圣玛尔大之家一楼小教堂确认死亡后,遗体被穿上有33颗纽扣、代表耶稣在世生活每一年的白色长袍,放入镀锌木棺。值得一提的是,方济各生前就住在圣玛尔大之家,因为他觉得梵蒂冈宗座宫太过奢华。

不仅如此,见证死亡的仪式后,教皇的象征——“渔夫戒指”也被销毁。这枚在教皇就职典礼上赠予、刻有使徒圣彼得肖像和方济各名字的镀金银戒指,曾用作官方文件印章,如今被法雷尔用特制锤子毁掉,象征着方济各统治的结束。

当地时间4月23日上午9点,教皇遗体将被送往圣彼得大教堂供公众瞻仰。与以往不同,他的棺材将放置在教堂地板上,而非高架平台。并且,他的棺材采用木质结构内衬锌板,摒弃了传统的柏木、铅木和榆木三层套棺。

葬礼将于4月26日上午10点在圣伯多禄广场举行,由枢机主教团团长乔瓦尼·巴蒂斯塔枢机主持。葬礼前夜,遗体会接受圣水祝福,面部盖上白色丝绸布,棺材内放置装有教皇执政期间铸造硬币的小钱包和装有文件及教皇传记的金属管,随后密封。

方济各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是历史上首位来自拉丁美洲的教皇,在任12年间推行多项改革,增强女性在教会中的决策权,倡导教会成员“多元化”,主张俭朴生活,摒弃高级神职人员的一些特权。他还广泛关注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对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积极发声。

如今,方济各离去,但他留下的精神遗产和独特的葬礼安排,都让人们对这位“平民教皇”充满敬意与怀念。众多世界领导人,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都将出席葬礼,与公众一同送别这位伟大的宗教领袖。在圣彼得广场,在圣玛利亚大殿,人们将共同缅怀方济各,他的故事也将永远在历史长河中流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