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一早,6楼居民张译的手机响个不停,自从3月16日“爬楼梯”试运行以来,找他咨询、加微信、约看的市民不下上百个。

五一节后,这台简单上下的智能电梯将正式投用,解决了控江四村119号居民楼因地下存在人防设施而无法打地基安装电梯的大问题,住在四楼、年近八旬的赵金侠、曹霞芳夫妇打消了用置换房子来“赶走”爬楼的恐惧,要好好享受幸福生活。


早上还下着雨,控江七村的沈阿姨夫妇来体验“爬楼梯”。


一番体验和咨询后,沈阿姨的爱人站在楼外激动地给邻居打电话。

走进控江四村119号,楼外张贴着“适老智能楼道电梯示范区”的牌子,楼内每一层电梯静待居民使用,一部电梯可同时乘坐两人,载重不超过360斤。墙上的使用方法写着:上踏板站定后拉下护栏,选择启动开关行驶,等电梯运行停止后才可以打开护栏走下踏板。

电梯分为快、慢两种速度,以一层16级台阶计算,快速登楼约15秒,慢速则需要25秒,居民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速度。乘坐电梯从底楼到六楼,加上走路的平地楼道部分,花费时间在2分钟左右。


八旬赵金侠、曹霞芳夫妇从电梯安装前的每天计划好下楼一次,到现在出行便捷,心情也愉快多了。


虽然为老年人设计了慢速爬楼模式,但张译发现,楼里的大部分老人包括92岁的毛阿姨也选择快速上下楼。

张译是申请安装“爬楼梯”的牵头人,楼里许多居民年事已高,4年前他就有装电梯的想法,他先后看了4家电梯企业并亲身体验,最后这款简单上下的牵引式滑行梯让他眼前一亮。

当他把想法告诉居民区书记刘云芳时,她的担心和许多居民一样,“安全”有否保证?“价格”能否接受?如何把好事办好?在居民区党总支指导下,119号楼居民成立“加梯三人自治小组”,与街道社工办、房办、爬楼梯加梯施工方直接对话,详细了解政策细节,解答疑问。同时,楼组长、党员志愿者及时收集反馈居民问题,做好思想工作,消除疑虑。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解码了控江四村老小区的“爬梯时代”。


自从3月16日“爬楼梯”试运行以来,找张译咨询、加微信、约看的市民不下上百个。


电梯上的保护装置。


墙上张贴电梯的使用方法。


5楼92岁的毛阿姨拄着拐杖坐电梯。


3月6日,电梯开始安装,经过的居民又提了很多问题,费不费电?停电怎么办?搬大件家具可以吗?声音响不响?早晚高峰会堵吗?能不能坐着上电梯?……到底安不安全?

这些张译在前期都了解到了,像他居住的6层楼房,使用“爬楼梯”一年电费在300多元;既不占用楼道空间,也不影响楼道正常使用,每台电梯按照楼道环境进行定制,运行噪音控制在30分贝以下;如果搬大件家具,电梯可以分三步在15秒内全部卸下。安全方面,有防溜车、红外线保护,前后碰撞保护、超重停止等多重保护。价格方面,整部电梯费用为9.4万元,一楼居民不用付钱,二楼到六楼的住户分摊费用,按照一梯三户计算,2楼居民承担2500元,6楼住户最高承担1万元。

对于早晚乘梯高峰,楼里有文明公约,让赶着上下班的年轻人或有急事的居民先走,老人们可以等一等。


当居民需要搬大件家具,根据墙上的拆卸方法,张译用时15秒分三步卸下。


在试运行的一个多月,根据居民的合理建议,施工方在不断完善细节。比如在楼梯一侧的护栏上加装防漏网,让拄拐杖的居民放心使用。

简单小电梯承载着民生的大幸福,每一层加装爬楼梯的完成,都承载着居民们向往的美好生活以及满满的幸福感。刘云芳表示,控江四村首部“爬楼梯”的顺利投用,为小区加装电梯工程解了难题、开了好头。


原标题:《城事 | 上海老小区迎来“爬楼梯”时代,顶楼居民付1万元,2分钟乘梯到家》

栏目主编:张春海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蒋迪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