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批准、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主办、江苏省工程师学会承办的第五届(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江苏省区域赛在南京、南通、淮安、丹阳等地开幕。本次大赛吸引了全省13个设区市约21700名青少年报名参赛,创历史新高,本届大赛设有7个线上赛项、14个线下赛项,共21个赛项的比拼,最终决出一、二、三等奖。


院士勉励青少年突破传统思维束缚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卫国,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基金部主管蒋伟立,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副理事长芮筱亭,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许钧,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监事会副主席沈家聪,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长朱晓蓉,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幕府山校区党支部书记朱慧东,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幕府山校区副校长雍春林等领导出席了大赛启动仪式。


王卫国在致辞中表示,全国青科赛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崇尚科学的新时代好少年为目标,以“科技强国·未来有我”为主题,为青少年学习科学、交流成果、展示技能搭建舞台,为培育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打牢基础。江苏省连续举办4届区域赛,4万余名青少年和教师参与,形成了科学有序的体制机制,积累了富有特色的江苏经验,展示了江苏省加强素质教育、推进科学教育的丰硕成果。

芮筱亭院士表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实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他勉励青少年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创新创造。



朱慧东介绍,学校秉承“幕府登高”科技特色课程体系,联合省科技馆、南京邮电大学、幕府创新小镇等共建单位,开设3D打印、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校本课程,已培养数百人次获省市科技竞赛奖项,并获评南京市科技创新星光基地等荣誉。此次特邀中科院院士芮筱亭作科技指导,通过院士专家进校园播撒科学种子,深化“科教兴国”实践,助力青少年提升创新能力。

启动仪式上,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江苏省区域赛总裁判长、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张宏亮作为裁判员代表宣誓,顾文轩作为选手代表宣誓。

在学生心中埋下科创的种子

比赛中,各赛点选手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


南通赛点汇聚1700余名选手,科技小达人个个风采无限,未来超级工程师挑战赛群策群力,无人机综合应用接力挑战赛紧张刺激,“爻星球”中国基地设计赛创意无限……从机器人探索到核电救援工程,每一个项目都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南京赛点1300余名参赛选手们在模块化机器人、“走向未来”人工智能实践应用、开源东方-海洋卫士机器人、“未来创芯师”智能电路与工程创新赛电路等项目中激烈角逐。


淮安赛点设置“IITC-星舰巡检”“IITC-星辰筑梦”和“IITC-星际迷航”等人工智能赛项。300余名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编程、机械设计、策略规划、算法优化和信息传递等程度,打造能应对复杂星际环境的智能机器人,思考人类未来探索宇宙和拓展生存空间的愿景。


丹阳赛点将机器人竞技与战略思维深度融合。小选手们不仅要动脑思考、协同合作,还需遥控操作机器人完成各项任务,现场气氛热烈。2000余名选手在90秒内完成"环境感知-路径规划-精准投掷"全流程任务,自主研发的冰壶机器人采用仿生学设计,抗干扰性能提升40%。

记者从江苏省工程师学会了解到,学会将发挥社会组织特有的优势,链接高端专家及社会各界资源,持续关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让科创的种子在学生心田生根发芽,助力青少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青科赛江苏组委会供图)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是钟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