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有网友告诉我董小华是女的,我不由得赞叹,这真是一个奇女子,高智商,特别精于计算。精到什么程度?精到产生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其计算足以让你分不清是魔幻,还是现实。
昨天,我介绍的董小华通过巧妙计算把1977年的人都变成大富翁,就充分显示出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没看到这篇文章的网友,可进入我的主页找到看一看,非常有意思,可与本文合在一起感受董小华出类拔萃的高智商。
言归正传。董小华用自己的高智商“揭露”孙正清源是如何通过算糊涂账诋毁前三十年的,她前文通过计算让1977年的人们个个成为巨富,后文又通过计算让1977年的人们都吃饱了饭。
看上图,董小华为了揭露孙正清源抹黑前三十年,又引用了孙正清源的上述文字,是关于1977年的粮食产量与人均分配的。
可以看到,孙正清源先是说,网上有人用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是306公斤以证明那时候没人吃不饱饭,然后批评这不是人话,指出306公斤是1977年的人均粮食产量,而不是人均占有量。
孙正清源通过逻辑与计算,得到的结论是,人均实际可以吃到的粮食是138公斤,并说:
138公斤粮食平均到一年365天,每天约合0.75斤毛粮。这些粮食别说吃饱饭了,可能连基本的热量供应都难以保证,所以只能做到“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等”的水平了。
董小华从上图文字里又看出了什么问题呢?董小华又是如何通过计算让1977年的人们吃饱饭的呢?来看看。
董小华依然借助于AI,得到197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在300公斤左右。董小华并认为,孙正清源偷换概念,把“人均占有量”换成“人均粮食产量”。
暂且按照董小华说的吧,306公斤不是人均粮食产量,而是人均占有量,来看看她的巧妙计算,如下图。
董小华说,把197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按照国家统计部门所统计的299公斤计算,结果证明,1977年的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560斤的温饱线。
于是,董小华得出一个伟大的结论:1977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能够满足温饱。
活在1977年的现在还健在的人们,快来感谢董小华吧,董小华通过计算,让你们成为巨富,并且解决了温饱问题。
接下来就更有意思了,更能证明董小华的智商不一般,常人不及。
董小华说:
在那个年代,普通成年人一顿饭通常能吃3到5碗米饭(以大碗计),部分地区甚至有“一顿五六碗”的记录 。若以每碗约150克计算,相当于450克至750克米饭,即一顿约9至15两(按1斤=10两计算)。北方农村的男性劳动力在农忙时,一顿饭甚至可能吃下8两到1斤米饭(约400-500克) 。
这样的话,197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每天1.63斤,按照现在一天主食8两计算,当时的粮食产量放在今天,还能多养活一倍多的人口,即18.8亿。
不过,董小华显然忘了,今天的主食之外,人们吃了多少蔬菜、多少肉蛋、多少油、多少牛奶、多少水果、多少零食,还忘了今天的人们体力劳动量下降了多少。
所以,这样的类比,一般人的脑子能做到吗?除了董小华与昆仑策的人及其拥趸,恐怕没有了,找不到了。
但是,事实是什么呢?先来看看“中国小岗村”网站上的这篇文章:
这上面的文字,尤其是我划红线部分,我就不重复了,大家自己看。如果认为这是小岗村在撒谎,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
此外,最最重要的是,各位读者如果想客观评判,想知道董小华和孙正清源两个人到底谁是谁非,谁在胡说八道,请搜下面这篇文章。
这是“共产党员网”上的,绝对是权威性的,我就不信董小华与昆仑策连这上面的内容也敢说是假的。
在这篇文章里,介绍了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的农业议题,其中有农林部部长杨立功提供了一组数据:
到197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654亿斤,其中包括稻谷和小谷子2693亿斤,红薯片593亿斤。人均598斤,比1957年还少5斤。
注意,这里说的是“人均598斤”,没说是“人均粮食占有量”,而从整段话意思看,分明就是“人均产量”。
不信就再往下看,后面还这样说:
粮食总产量中,集体粮食5293亿斤,国家征购1068亿斤,集体提留1099亿斤,实际可供农村社员分配的只有3209亿斤,社员人均413斤。
南方以水稻为主的地区,社员口粮在400斤以下者,占37.9%;北方以杂粮为主的地区,社员口粮在300斤以下者,占25.7%。也就是说,全国有一亿几千万人吃不饱肚子。
这与孙正清源的说法是一致的,总产量5654亿斤,还要去掉国家征购1068亿斤,集体提留1099亿斤,最后实际可供农村社员分配的只有3209亿斤。
这里还得按照孙正清源说的去掉种子,所以社员人均的413斤,并不都是可以吃掉的。这也有下文为证。
上面截图左侧内容,梳理如下:
第一,杨、程是农林、民政二部主官,专事农业、救济,所提供的数据至少在当时是权威的;
第二,至少在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的20年间,中国农村人均口粮不增反减;
第三,以水稻为主的南方,近1/3以上的农民日均口粮不足1.1斤;以杂粮为主的北方,1/4以上的农民日均口粮仅0.82斤;
第四,口粮只是原粮,还不是可供食用的成品粮,从原粮到成品粮有个折扣。也就是说,前述的1.1斤和0.82斤还不能尽数食用,实际食用数据还要少些。
所以,到底是孙正清源说的对,还是董小华说的对?
董小华居然还向国安部、网信办、国家监委举报,真是可笑,也不怕这三个部门笑话她。其实她恰恰就是孙正清源说的那种人,千方百计通过计算,让当时的老百姓吃饱饭。
她说孙正清源算糊涂账,但其实恰恰是她自己在算糊涂账,从网上找来的1977年1块钱相当于现在1447元的说法,也不去核实,更不会用脑子判断,就信以为真,然后跑出来秀智商,笑掉人大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