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苏州的陈女士发帖称她在海底捞就餐时遭遇意外,触碰到蘸料台的金属边缘后导致左手触电受伤,之后持续出现僵硬、乏力、麻木症状。经诊断,陈女士因电击导致神经受损。就医治疗大半个月后,医院建议她后续再进行两到三个月的康复治疗。
身为游泳教练的陈女士希望海底捞承担3000多元医药费和后续误工费。陈女士提供了当时与海底捞门店负责人协商的视频。视频中海底捞门店负责人称,陈女士拿调料前扎了头发,所穿衣服也是容易引起静电的材质,因此不排除是陈女士自己的责任。
陈女士的诊断书显示因电击神经受损
昨天(4月21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海底捞方面称对此非常重视,本着对陈女士身体健康的关心,门店随即安排专人陪同陈女士前往医院检查。在检查结束后,根据陈女士当时身体状态与意愿,于13时8分陪同陈女士返回门店继续用餐。
陈女士当天触碰的蘸料台
在接到陈女士反馈后,门店前堂负责人当即到小料台手触陈女士所指接触点,未出现漏电应激反应。门店一直设有“专职安全员”,安全员在3月30日当天使用电笔、万用表、摇表对小料台检查亦未发现异常。3月1日、4月1日对小料台电气开关(漏电保护装置)的检查记录显示均无异常,已多方联络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小料台再次进行核查。
陈女士触碰的蘸料台边上有电线
针对陈女士的反馈,海底捞表示已安排专项服务小组积极沟通,派出所、司法所先后介入调解,很遗憾尚未能达成陈女士主张诉求。海底捞会继续保持与顾客的密切沟通,并承诺会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为确保安全用餐环境,在坚持每月例行检查的基础上,海底捞称已在全国范围内对小料台、冰柜、消毒柜等设备进行用电安全专项排查,排查结果显示均正常安全运行。
有律师对媒体表示,静电与漏电有本质区别,静电瞬时电压低,不会造成持续伤害;而陈女士出现手臂僵硬、麻木等神经症状,更符合漏电致伤特征,经营者需证明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一旦触电该咋办?
这些知识要记好!
记住一条宗旨:想办法摆脱电源!
用电时如果出现酥麻触电感,应立即停止手中动作,切勿慌不择路,以防走动形成跨步电压导致触电。马上大声呼救,让他人先去关闭电源开关。若只有自己一个人,应保持冷静,双脚并拢,跳离危险区。
发生触电时,如果电器固定在墙上,可以用力猛蹬墙壁,同时身体向后倒,借助身体重量和外力摆脱电源。
他人触电怎么办?
施救过程中要保护自身安全,不可徒手触碰触电者,更不要徒手去拔电器的插头,如果此时插头也漏电,施救者也会被电。
触电施救牢记五字诀:“切、拉、挑、拽、垫”。
切:立即切断电源。
拉:拉下电闸。可去配电箱断开全屋或电器所在处的电闸。
挑:用干燥的木棍、竹棒等绝缘体挑开电线。
拽:使用干衣物、绝缘手套等包裹手部,将触电者拽离带电体。
垫:用干木板等绝缘物垫在身下,再拉住触电者的干衣角,将其拽离带电体。如触电者紧握带电体,也可设法将绝缘木板垫到触电者身下,使之与地面隔绝。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来源 | 国家应急广播、中国应急管理、扬子晚报、九派新闻
编辑 | 赵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