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兵之初
薛翔炜
全排新兵第一次穿常服(笔者为后排左起第5位)
五、新兵也有“毕业季”
当兵的日子短暂又漫长,新兵连的日子漫长又短暂。适应、融入并对这个临时组建的集体产生某种特殊情感后,我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残忍的事实——新训即将结束,连队解散已经进入倒计时。
不知从何时起,新兵连开始流传某某连队如何艰苦之类的小道消息。边防部队“没有最艰苦只有更艰苦”的现实情况给我们心中增添了许多幻想或忧虑。新兵连的最后时间,连领导和班排长教导我们的口头禅从“加油”“雄起”换成了“考核”“下连”。
日常训练后,各班排都会组织开展针对性强化训练,以确保我们每个人都能考出好成绩。作为新兵,我们都很清楚,所有摔打、磨砺,辛酸、血汗,都将凝结成最终的考核成绩,而这成绩也直接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未来去向。那时,战友之间、班排之间,都明里暗里地铆着一股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劲儿。我想,如果把新兵连比作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口袋”,那么每名新战士都梦想着能够成为戳破口袋、脱颖而出的“锥尖”。
右手手背
新训最后一周,考核如期而至。由于前期准备充分、基础扎实,我们在体能、理论、队列、操枪、战术及实弹实投等考核科目中取得了让连队领导和班排长们欣慰的好成绩。我在操枪、战术、实弹实投等科目中,也取得了历次考核以来的个人最佳成绩。随着考核圆满结束,授衔、下连等事宜也快速提上日程。
授衔仪式是所有新兵期盼已久的“毕业典礼”。仪式当天,战友们的精神格外抖擞。早操结束后,大家迫不及待地将冬常服和各类服饰标志穿戴整齐,一股脑地挤在镜子前“整理军容”。
授衔仪式上,军旗鲜红的底色将旗面上的“八一”两字映衬得分外醒目。部队首长朗声宣读着授衔命令,战友们黝黑皲裂的脸上无不流露着“打了胜仗”的喜悦。在军旗见证下,经过近3个月的全方位磨砺,我们终于获得了部队的认可,被授予列兵军衔。
象征列兵身份的“一道拐”,不仅凝结了每个人的酸甜苦辣,更昭示着我们和班排长们一样,扛起了保家卫国、守土固边的光荣使命,成为了把根扎在“地球第三极”的高原军人。
(未完待续)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薛翔炜:1995年生,山西吕梁人,西藏吉隆县贡当乡干部。2016年至2018年在西藏边防部队服役,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留藏后,投身国防知识宣讲、爱国主义精神宣传和红色历史文化挖掘保护事业,受到国防部征兵办公室、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通报表彰。2023年12月,入选日喀则市政协文史资料专家库,受聘为市政协首批文史资料专员。曾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称号。
作者:薛翔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