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2日讯 这两天,在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陶北村中草药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种植丹参。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土壤肥沃的丹参种植田,而在几年前,这里却是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坑。
济南市莱芜区自然资源局矿产资源勘查保护管理科科长高明军告诉记者:“该处原为一历史遗留矿山图斑,面积30多亩,原来地势坑洼不平,土石乱石较多,无法耕种,我们从周边调土进行了整平,根据地势结构,经过专家研究决定,我们从该处进行了中草药种植有黄芪、丹参等十多种。”
借助矿山修复的契机,当地还引入了种植专业合作社,从单纯的中草药种植,延伸到种植、加工一体,促进村民就业,村集体增收。
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陶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陶常国表示:“这个车间占地是5亩多,一个是加工储存车间,一个是烘干晾晒车间,我们合作社种了200多亩中草药,收来以后在这里加工,带动劳动力30个人,通过粗加工这几个环节,我们又创收了5万块钱,每年车间粗加工这一块,为合作社增收了20多万元,车间主体建完了,现在正在建着防火池,再下去半个月就来烘干设备和冲洗机,再过一个月之后我们车间就可以验收,交付合作社使用。”
通过生态修复让废弃矿山变废为宝的同时,济南还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山东济钢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所属的石灰岩矿就是省级绿色矿山之一,这里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资源储量达1.1亿吨。从2021年开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绿色矿山,从钻孔、爆破到铲、装、运全过程实现了绿色化、环保化。
山东济钢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经理杨八一介绍:“我们产线实现了双封闭,一方面是对产线所有的皮带机、破碎机、筛子进行了封闭,另一方面,对皮带机内部又进行了封闭,实现了无组织扬尘的深度治理。同时,这个产线还配备了六十七台除尘器,对所有的转运点进行了收尘,所有收尘器的排放浓度都达到了10毫克以下,达到了环保排放标准。所有产成品全部入仓,放料过程全部在仓内进行,这样进一步杜绝了无组织扬尘外排。”
此外,公司实行边开发边修复的模式,对开发之后的矿区及时实施修复治理,不断擦亮绿色发展的底色。杨八一说:“自2021年矿山投产以来,我们坚持边开采边修复的理念,每年投入几百万对矿山进行修复,累计投入资金达2000余万元。自投产以来,矿区和园区新增绿化面积三万平方米以上。”
近年来,济南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按照“能建必建,应建必建”原则,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面提升全市绿色矿业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全市现有持证矿山企业60家,符合绿色矿山建设条件的矿山52家,其中48家矿山已完成绿色矿山建设并纳入绿色矿山建设名录,大、中、小型绿色矿山建成率分别达到93%、100%、83%。全市绿色矿业格局已初步形成。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一级主任科员韩慧杰表示:“我们将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绿色矿山建设有关要求,对符合绿色矿山建设条件但尚未建成绿色矿山的企业,制定年度绿色矿山建设计划,倒排工期,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进程。对已纳入绿色矿山名录的矿山,持续优化提升,以绿色发展开创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前景,走出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多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闪电新闻记者 耿欣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