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周二 限行尾号:2/7
4月23日周三 限行尾号:3/8
(限行时间:工作日7:30—20:00)
22日晚上到23日白天:阴天间多云,有分散阵雨,气温15~28℃。
23日晚上到24日白天:阴天,夜间有阵雨,气温18~25℃。
成都公交聚焦
“全龄友好 幸福出行”服务理念
提升“适老宜小”出行品质
精细化升级改造“适老巴士”
持续升级软服务
新增四大安全扶手区
为老年乘客打造
“触手可及”的乘车全流程服务网
进一步提升银发乘客出行
安全感与幸福感
全龄友好 幸福出行
近年来,随着老年乘客比例不断提升,成都公交已在全市范围内陆续推出30条适老专线,持续优化适老服务软硬件设施。近期,成都公交进一步在车辆4大重点区域实现“抓握点位全覆盖、身体支撑无死角”适老化升级,为老年乘客提供更贴心、更便利的出行体验。
“这个把手‘要得’”
“挎篮子都抓得稳当!”
近期
成都公交举办了
“适老化设施升级”体验活动
组织20余位“银龄体验官”走进车厢
亲身感受改造升级后的扶手、座椅安全区
研究车厢里的适老化玄机——
【登车门廊区】投币机化身“安全岛”
在投币机外围增设环绕弧形扶手杆,在不影响驾驶舱隔离门及前门开闭前提下,形成环抱式支撑区,确保老年乘客刷卡投币时也能“扶得稳、站得牢”。
【驾驶守护区】1米黄金支点
驾驶室安全门外壁新增离地1米、长度为60厘米的扶手杆,符合人体工学高度。扶手杆的握持弧度经过特别设计,让站立乘客能够自然屈肘,行车转弯时提供稳定支撑,守护驻立安全。
【首排过渡区】隐形助力设计
前轮后方座椅底部加装弧形杆扶手,向上延伸与车厢横杆扶手相接,与相邻立柱轴向齐平,构成完整的支撑系统,让老年乘客从上车到落座的过程都有“扶手相伴”。
【下车缓冲区】防滑移双保险
下客门(前扇)立柱安装U型扶手,与原车立柱保持10cm间距,为老年乘客提供更多抓握空间,下车步伐更从容。
从“硬设施”到“软服务”
成都公交还做了这些事
硬设施方面
1
全线采用低地板、无障碍踏板的新能源电动车,让老年乘客上下车更畅通。
2
车厢内增设便民服务箱,方便袋、创可贴、藿香正气液等物品一应俱全,以备乘客不时之需。
3
车厢内LED显示屏调整为最大字号,语音报站音量提高5分贝,老年乘客信息获取更为准确。
软服务方面
1
在车厢内张贴爱心标语、温馨提示及适老拉环标识,营造“敬老爱老”和谐氛围。
2
针对老年乘客出行特点,对适老专线驾驶员开展优质服务和礼仪操作专项培训,强化驾驶员对沿途医院、景点、站点换乘等信息掌握,做到有问必答。
3
按照“四缓五心”标准(即:起步缓、停车缓、转弯缓、语气缓;爱心、贴心、耐心、细心、用心)做好优质出行服务,为老年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目前
成都公交已完成首批适老线路公交升级
后续将根据市民反馈
持续优化适老服务
主管 |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
来源 | 成都公交
编辑 | 余茜、尹以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