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最宝贵的就是时间,一码检查就是节约了我们的时间,提高了效率。”4月25日上午,金堂县五部门“合六为一”,统一对金堂县金粮粮油购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粮粮油公司)开展检查,不到一小时,检查结束。对此,在现场的企业副总经理高云波高兴地说。
▲企业扫码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要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决遏制乱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在成都,为了解决涉企检查中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政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成都迅速打造“一码检查”平台,将全市1437个执法主体、404项检查事项、30919名执法人员纳入动态管理,确保行政检查合法合规。
据悉,该平台自2月21日试运行以来(截至4月23日),已累计备案并完成线上涉企行政检查任务9937项,检查任务亮码率达100%。
在“一码检查”平台5月1日全功能上线之际,成都市各级行政检查部门已全面推行联合检查机制,对同一企业实施“一次性综合检查”,既提升效率,又切实降低企业的迎检负担。
五部门联合检查1小时高效完成
企业迎检周期缩短
上午10时许,金堂县市场监管、发改、商务、财政、农发行五部门的执法/工作人员来到金粮粮油公司门口,向企业副总经理高云波出示经审核批准生成的检查“任务码”,高云波通过扫码了解此次的检查主体、检查内容、检查人员等信息后,便开始安排公司不同岗位的人员陪同执法人员,同步开展检查。
当天,他们去到企业的粮仓、财务室、信息化监控室、公共区域,对企业的粮食安全、台账、消防安全等开展全面检查。由于企业事先知晓检查内容,不到一小时,多部门的检查工作就已告终。
▲现场开展检查
据了解,金粮粮油公司是金堂县指定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承担全县粮食收购、储备、供应、宏观调控载体任务。据当天的牵头部门,金堂县发改局物资储备室主任易辉介绍,从2021年全国开展粮食购销领域专项巡视巡察以来,各部门对粮食安全工作更加重视,也加大了对粮食企业检查的频次和力度。
但此前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棒”和集成平台,“多部门、分头、多轮对企业实施多头检查”,受检企业在准备检查、迎接检查和检查整改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例如,发改局主要负责核查粮食在库数量及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对粮食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商务局又要负责对应急时成品粮油供应计划进行检查,财政局以及农发行又分别负责对财政补贴及购粮贷款资金进行检查……”检查部门及检查事项均比较多,企业需频繁应对。
如今,“一码检查”平台上线后,多部门将以往多个检查合并,在减轻企业受检负担、减少对企业打扰的同时,也提升了政府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
合并检查事项36项
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一码检查”设置的联合检查模块,已实现多部门实施联合检查,检查结果统一归集。自试运行以来,已合并检查事项36项,减少重复检查39次,真正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企业副总经理高云波表示,多部门联合检查不仅降低了企业迎检压力,还让企业看到了部门的执法效率。有了“一码检查”,他可以提前在“天府通办”上看到什么时候检查,检查什么项目。企业提前知晓,后续在检查中只需安排人员进行引导,很快就完成了检查。他认为,“一码检查”就是时间和效率。
▲现场开展检查
检查结束后,金堂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在现场坦言,以往他们在工作中也发现企业被轮番检查,也曾试图联合多部门进行检查,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平台而作罢。如今,成都“一码检查”的推行,是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减负,让企业安心投入生产,优化营商环境。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为了持续规范“一码检查”,目前成都已出台涉企行政检查计划管理规定、“亮码入企”办法、预警工作办法、评估评价办法等四项核心制度,确保行政检查主体及事项合法合规。
后续,“一码检查”监管平台还将继续完善更新,除在5月1日全功能上线,新增“拼单”“涉企检查白名单”等功能外,6月至12月,还将积极探索将其他不涉及行政检查职责的部门(单位)开展的访企活动纳入平台监管。
此外,若在后续检查过程中,相关部门未严格执行,企业也可以通过12345市民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多个事项“一起检”
一个个检查事项的归集汇总,一家家企业的迎检负担有效减轻——成都“一码检查”平台通过数字化整合与联合执法,将分散的监管力量拧成“一股绳”,推动行政检查从“多头分频”向“一码统管”转变,涉企检查透明度提升、检查次数明显减少、检查行为更加规范,政企互动明显加强,也让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得到提升。
“一码检查”答疑: 1.什么是“一码检查”? 答:“一码检查”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行政检查规范化、执法信息数字化、检查场景智慧化,实现执法检查信息“码上查”、检查过程“掌上看”、检查结果“一码知”,通过提升执法效能增强企业法治获得感。 2. “一码检查”主要具备哪些功能? (1)事前录入任务申领任务码。执法人员可亮码展示任务、身份,检查事项;企业可以扫码查看。检查完毕后,企业可以扫码评价。 (2)重复检查预警。为减少执法扰企,对同一个企业重复检查一天大于1次,一周大于2次,一月大于3次进行标记提示。 (3)低效检查阻断。系统监测检查人员的低效检查情况,同一检查人员在一年内对同一企业连续检查3次未发现问题进行阻断,并要求说明原因。 (4)联合检查。各级行政检查部门特别是有行政检查权的行业主管部门需主动梳理本领域需联合开展的检查事项,提前与其他可能涉及的配合部门沟通协商,确定联合检查计划。确定联合检查计划后,由发起部门执法人员通过监管平台创建任务。任务创建后,由发起部门与配合部门的执法人员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检查对象联合实施行政检查。 3.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有何意义? (一)提升执法透明度、接受公众监督。 亮码展示执法人员身份信息,使执法过程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减少执法争议,增强执法公信力,让公众清楚了解执法人员是否依规执法。 (二)规范执法行为。 执法人员意识到亮码后行为受监督,会更严格规范自身言行,按法定程序和要求执法,避免出现违规违纪行为。 (三)保障当事人权益。 确认执法身份;当事人能通过执法码快速准确核实执法人员身份,防止假冒执法现象,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使其在面对执法时更放心、更配合。 (四)畅通投诉渠道。 便于投诉反馈,执法码通常包含执法人员相关信息及投诉渠道等,当事人若对执法有异议或发现问题,可及时投诉反馈,促使执法部门及时处理和改进。 (五)提高执法效率。 快速获取信息,执法人员通过亮码,可快速向当事人展示执法依据、权限等信息,减少解释沟通成本,提高执法效率,使执法过程更顺畅。实现信息共享。执法码与执法系统相连,执法人员能快速查询当事人相关信息,为执法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执法记录实时上传,便于后续统计分析和案件处理。 (六)规范执法。 系统上线联合检查功能、低效检查阻断和重复检查预警,可减少重复执法、多头执法。
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摄影报道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