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杭州,书香浸润之江。4月20日,浙江图书馆以一场跨越昼夜的阅读盛宴,串联起传统与科技、人文与创新,为读者开启了一场“阅见无限可能”的奇幻之旅。

本次活动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指导,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主办,浙江省各级公共图书馆承办,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协办。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春日午后的阅读狂欢

4月20日午后,浙江图书馆之江馆广场化身为“春日阅读狂欢节”的大舞台,让阅读与生活碰撞出别样火花。

穿梭于市集间,各体验区和摊位前满溢着大小朋友们的欣喜:

墨印书魂、千叶重光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驻足。在浙江图书馆古籍修复团队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古人在装帧技艺和雕版印刷中的巧思得以体现;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声音小邮筒、AI丝路妆造等科技互动装置前,大小朋友争相打卡体验,感受科技赋予生活的新趣味……



展演区亦是活动纷呈,将“阅读”融入了无限可能:智能机器狗现场创意赠礼、评书名家慕白妙语连珠重现经典,弦乐四重奏与国风乐队交替演绎中西名曲……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读者既能带走一枚亲手印制的藏书票,亦能在“循环派对”中以书会友,感受阅读的温度。

夜幕下的知识星河

天色将晚,“承古拓今 阅向未来”2025长三角图书馆之夜拉开帷幕。穿梭于浙江图书馆之江馆各处,有书潮市集、《金锁记》沉浸式人物再现、慕白说书、“当AI遇上古典乐”数字音乐体验展,线上的观众通过直播间的镜头同样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氛围。“沉浸式读浙图”,让线上线下共绘出春日阅读的美好图景。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19时30分,浙江图书馆之江馆负一层文澜剧场“之江听涛”活动正式开启,以一场融合人文与科技的分享秀,点亮思想的星河。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西湖大学通识中心人文学教授来国龙,著名作家、北京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乔叶,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张克俊四位学者围绕AI与阅读、AI与文字、AI与写作、AI与艺术创作四大主题展开分享,辩证地探讨了人工智能的价值与局限,以及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人们阅读、写作和进行艺术创作等活动的意义与突破口。此外,由浙江音乐学院演奏家带来的琵琶、古琴、钢琴表演和AI视觉景观与电子音乐,以及机器狗表演亦为观众带来了传统和科技碰撞的视听感受。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长三角联动“晒宝”环节,特邀嘉宾数字虚拟人谷小雨带路“云游探展”,看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晒馆藏、晒文创,感受长三角公共图书馆的馆藏珍品以及特色文创空间。

此生长夜有书香

从白昼市集的烟火气,到夜幕分享的深邃感,这场阅读狂欢不仅是书籍的盛宴,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古籍与AI共舞,传统民乐与电子音画交织,学者、作家们带来的前沿思想分享,无不诠释着“阅读”的无限可能。活动虽落幕,阅读永不眠。当最后一盏灯熄灭,浙江图书馆之江馆的星空下,书香依旧流淌。愿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你,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让阅读成为照亮人生的永恒星光。


自2016年起,浙江图书馆联动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于“世界读书日”举办“图书馆之夜”主题活动,广泛联结各类阅读空间,广纳各类阅读推广人,引领广大读者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倡导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氛围。2025年长三角图书馆之夜以“承古拓今”为使命,以“阅向未来”为指引,就是希望能以图书馆为枢纽,让沉睡的典籍焕发新生,让古老的文脉赓续开拓,让前沿的科技赋能传承。在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和媒介变革中,图书馆更是直面AI时代的浪潮与挑战,找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点,切中现代与传统交汇点,让图书馆在业务、服务、数据、管理和空间上更加智慧化,让阅读场景更具吸引力、更多样化、更贴近读者需求,让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新“出圈”。

来 源 | 张丹妮

责 编 | 张易哲

编 审 | 赵天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