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报道,伊朗确认和美国就伊核问题展开的第二轮间接谈判将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本来大家还对美伊谈判抱有一丝期待,可谁能想到,美国的态度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给这谈判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
特朗普(资料图)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在阿曼举行的时候,双方都说这次会谈很“建设性”,伊朗外交部还称伊外长阿拉格齐和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在“相互尊重、建设性”的氛围里交换了立场。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兆头,可没想到,这积极乐观的氛围仅仅维持了三天。美国对伊朗核计划的要求反复无常,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讲,让谈判充满了不确定性。
对于美国来说,伊核问题确实很紧迫,毕竟伊朗近几个月核能力发展迅速,这让美国坐立不安。但美国内部以及美国和以色列之间存在着很大分歧。特朗普一心想给自己塑造“和平缔造者”的形象,你看现在俄乌冲突、加沙冲突都僵持不下,他就把希望寄托在了伊朗身上。然而,美国内部意见并不统一,特朗普团队里,一些成员觉得可以对伊朗作出一些让步,限制住伊朗的核研发活动就行;但还有一些成员和国内保守群体坚决反对让步,他们主张直接“瓦解伊朗整个核计划”。
与此同时,美军第二艘航母抵达中东,这让伊朗的压力瞬间增大。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下,伊朗高层希望中国和俄罗斯出面,给美伊协议做担保,想用放弃核武器来换取特朗普的“网开一面”。这个提议来自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员会成员佐赫雷万德,他认为如果特朗普对伊朗的唯一要求是不发展核武器,那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因为中俄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署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常,要是中俄愿意担保,那肯定很有分量。
特朗普(资料图)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也提出了类似的解决方案,这表明伊朗是真的想尽快处理伊核问题。从伊朗的角度看,这不难理解。伊核协议马上就要到期了,伊朗想抓住这个机会,和美国重新签订新版协议,从而换取美国取消对伊制裁。而且,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之前也公开表示,伊方准备好了就伊核协议和美国进行接触。按照伊朗的程序,总统能这么表态,大概率是得到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授意。这也说明,伊朗现在对美国的强硬态度,说不定只是为了多争取些谈判筹码。
伊朗提出让中俄担保,更像是在外交困境下的一种策略性喊话。过去几年,伊朗和西方国家在核协议上一直拉扯不清,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被美国多方面围堵,还被指责“恢复核活动造成国际局势不稳”,真是有苦难言。现在伊朗提出这个要求,背后其实是对自身与美国直接谈判能力不足的不安。
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角度来讲,他的处境也很艰难。对他来说,一场冲突就可能让他下台,不仅仅是美国发起的冲突,伊朗在中东其他冲突中的失利,都可能引发民众的不满。所以他一直避免冲突,在中东核心问题上不断退缩。但现在美国主动找上门谈伊核问题,这可是伊朗的核心利益,一旦让步,哈梅内伊可能面临严重后果,他不得不谨慎对待。
哈梅内伊(资料图)
对于中俄可能提供担保这件事,各方看法不一。俄战略研究中心专家科洛巴诺夫指出,中俄若能担保,不仅能约束美国,俄伊还可以共建核电站,为伊朗民用核计划提供支持,消除美国的指控。但俄罗斯方面也有自己的考量,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是否提供担保取决于美伊双方谈判的结果,这其实是委婉地拒绝了伊朗的请求。因为核武器问题责任重大,伊美之间缺乏互信,中俄贸然介入可能被美国视为“选边站”,局势恶化时还可能被推到前台“背锅”。而且俄罗斯自身在乌克兰问题上已经面临西方围堵,在中东问题上必须更加谨慎。
中方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任何试图分裂中俄和伊朗合作的图谋都不会得逞。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支持重启伊核协议谈判,反对单边制裁与极限施压。不过,“担保”和“支持和平”是两码事,担保意味着要为他国行为负责,这不符合中国外交的追求。中国可以在谈判中发挥协调斡旋作用,但不会轻易充当“核问题担保方”。
美伊之间这场核问题谈判,就像一场复杂的棋局,各方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博弈。伊朗希望通过谈判解除制裁,维护国家主权;美国内部意见分歧,在强硬和妥协之间摇摆不定;中俄的态度又给这场博弈增添了新的变量。未来美伊谈判究竟会走向何方,是能达成协议,还是陷入僵局,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冲突,现在谁也说不准。但可以确定的是,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着,毕竟这关系到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