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在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的主持调解下,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和美国中东事务特使维特科夫分别率团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意大利首都罗马进行了两轮会谈。
在4月12日的首轮谈判后,阿拉格齐表示这是一轮建设性、互相尊重和充满希望的“间接”会谈。美国白宫表示,会谈讨论非常积极和富有建设性。维特科夫向伊朗外长强调他收到了特朗普总统的指示,希望能通过对话和外交来解决美伊分歧。白宫声明还称,维特科夫的“直接”沟通是朝着实现互惠互利的结果迈出的一步。作为调解人的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也表示,美伊代表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了这次接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离开会谈地点前,伊朗外长和美国中东事务特使进行了短暂的直接交流。
一周之后的4月19日,美国和伊朗间的次轮谈判后,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说,“罗马相对积极的氛围使得可能达成协议的原则和目标得以推进”。美方也认为本轮谈判“非常好”,“在直接和间接的讨论中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更是直言“会谈势头正盛,现在甚至不太可能的事情也成为可能”。
4月19日,意大利罗马,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前左)欢迎到访的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前右)。
阿曼外交部在次轮会谈结束后发表声明强调,伊朗和美国“已同意进入下一阶段”谈判,目的是达成“一项公平、持久和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确保伊朗完全没有核武器和制裁,并保持其发展和平核能的能力”。美伊商定第三轮谈判在4月26日于阿曼首都马斯喀特进行。在此之前,双方的专家技术会谈先行展开。
“双向奔赴”?
不管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是伊朗方面,目前都表露出缓和美伊关系的愿望和动力。特朗普强调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伊朗也一再表示不追求核武器。伊朗最大的诉求是解除国际制裁,而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并不损害美国利益,反而还能给美国的企业界、工商界、投资界提供一些机会。
而且,对于2015年达成的伊朗核协议(JCPOA),特朗普和伊朗方面都有异议,特朗普第一任政府时期,更是在2018年单方面退出该协议。目前来看,美伊都缺乏完全恢复履行JCPOA的意愿。
在观察未来的美伊关系时,不能以特朗普第一任期的伊朗政策来断定当下华盛顿对伊朗的态度,因为世界大国竞争和中东局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在“抵抗轴心”溃败特别是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被推翻后,伊朗也不得不调整其对外政策,尤其是与美国的关系。
4月12日首轮美伊谈判,主要集中于为解决伊朗核问题和伊朗遭遇制裁的解除提供一个谈判路线。从谈判团队组成来看,伊朗方面包括外交部长阿拉格齐、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外长拉万奇、负责国际事务的副外长加里巴巴迪和外交部发言人巴盖伊。显然,这是一个完全由外交部组成的代表团。
阿拉格齐在十几年以前就是伊朗核谈判代表团的主要成员,在谈判2015年伊朗核协议的过程中,性格沉稳的他是急性子的时任外长扎里夫的得力助手。拉万奇也曾深度参与了2015年的伊朗核协议谈判,并担任过伊朗驻联合国大使。加里巴巴迪之前长期参与和负责有关伊朗核事务的国际谈判,深谙国际法。伊朗前驻华大使克沙瓦尔兹扎德曾明确表示,他“了解同事们的能力,相信正在进行的马斯喀特谈判将成为伊朗外交部的一个荣耀”。
美国的本次谈判团队包括中东事务特使维特科夫、美国驻阿曼大使埃斯克罗吉马。虽然这个团队阵容“不如伊方豪华”,但是考虑到美国富商维特科夫与特朗普几十年的交情以及当下的密切联系,其对美国最高决策者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伊朗谈判团队对最高层的影响。而且,身为犹太人的维特科夫与美国以色列犹太社团有密切联系,在面对以色列阻挠美伊关系缓和方面有更多应对之策,这一点他与作为以色列“忠实朋友”的特朗普有相似之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维特科夫遭遇美国媒体攻击时,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明确支持这位美国中东事务特使。华尔兹说维特科夫是他有幸共事过的最聪明、最勤奋的爱国者之一,维特科夫被攻击是因为他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取得的成绩被一直犯错的华盛顿特区的“外交政策专家”嫉妒。鲁比奥则说维特科夫是美国优先运动中一位了不起的领导者,美国人很幸运有他代表他们工作,将美国人质带回家,并在世界各地进行和平谈判。
此外,此前曾严重制约美国缓和对伊朗态度的以色列,现在对美国的伊朗政策的负面影响已经出现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4月8日,当着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面,特朗普对媒体表示将于4月12日继续和伊朗进行直接谈判。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一贯对伊朗非常强硬的内塔尼亚胡,不得不接受美伊关系可能走向缓和的事实了。
“阻力最小的时刻”?
目前,不管是伊朗谈判团队还是美国谈判团队,都希望通过外交、政治而非对抗解决双方问题。阿拉格齐特意强调,在4月12日的首轮会谈中,美伊都没说过火的话,即谈判是在理性中稳步推进的。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伊朗决策者也表现出谨慎的姿态。对特朗普而言,如果过分把伊朗逼到死角的话,不顾一切进行反扑的伊朗也会让华盛顿感到非常棘手。
虽然前一阵子特朗普发出过“武力威胁”,但实质上难以承受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所带来的恶果。4月9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公开欢迎美国投资者到伊朗投资,特意强调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此并不反对。同一天伊朗官方的迈赫尔通讯社转述了来自美国媒体的一则信息:如果收到邀请,美国中东事务特使维特科夫可能会造访德黑兰。
另一方面,直接谈判一直是美国对伊朗的政策追求。接下来,美伊直接谈判的可能性在上升。事实上,在已经结束的两轮谈判中,美伊最高级谈判代表已经进行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对于本次美伊谈判而言还有一些有利因素:
第一,两国目前追求的新协议并非完全新的事物,而是基于2015年伊朗核协议,是对这个既有协议的修正而非另起炉灶。这决定了达成新伊朗核协议所需要做的具体工作远少于上次。
第二,2015年伊朗核协议谈判时,伊朗要与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加德国六个国家进行谈判,如今伊朗面对的只是美国。谈判对象的减少,以及美伊两国现状所迫,会增加两国达成共识的可能。
第三,不同于2015年伊朗核协议谈判时众多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对于本次美伊谈判,阿拉伯世界有很多支持声音。比如,就在4月19日美伊第二轮谈判的当天,沙特王储兼首相小萨勒曼公开呼吁国际社会迫使以色列尊重伊朗的主权,而不是攻击其领土。当下沙特和伊朗正在积极谋划国家领导人互访,利雅得也正准备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来访。对于伊朗和美国关系的改善,沙特已经从反对者变为支持者。
迄今为止,美伊在阿曼的调解下已经进行了两轮谈判,双方的专家级技术谈判和第三轮政治谈判本周也即将上演。当然,随着谈判的深入,美伊很可能会产生意见分歧甚至是冲突。而且,在几十年激烈对抗的背景下,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还有待提高,反对两国改善关系的声音依然存在。谈判要想继续顺利推进,的确需要双方的谨慎行事甚至国际社会的积极配合。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发于2025.4.28总第1185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美国和伊朗有望谈拢?
作者:范鸿达
编辑:徐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