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西一场特别的庙会表演吸引了众多目光。一位小伙,上演了现代舞蹈与传统习俗的精彩碰撞,为古老的庙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独特的表演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打趣称他为:“唇红齿白的‘小老太’”。
别看这场庙会的表演如此精彩,让人眼前一亮,其实庙会由来已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山西的庙会,感受庙会的热闹~
庙会,不只是热闹那么简单
庙会,如此热闹而有趣,小伙伴们就想知道,它起源于何时?
庙会起源于古时候的祭祀仪式,正如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所解释的:“廟,尊先祖皃也。从广,朝声。”这表明庙会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
而真正让庙会名声大噪的,是唐宋时期,商业和娱乐活动开始在庙会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人们社交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描述了庙会的盛况:“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
如今的庙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集市,它融合了商贸、娱乐、旅游等多种元素,成为了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逢农历新年、元宵节或者特定的节日,庙会就会成为人们聚集、交流、庆祝的场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商人、孩童、普通百姓,各色人等,熙熙攘攘,共同享受这场充满传统韵味的文化盛会。
图源:太原发布
庙会从一个简单的祭祀活动,发展成为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民间盛会,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来自历史深处的温暖和力量。
山西庙会的花式玩法,
一个比一个绝
在山西,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庙会,这些庙会就像是村民们自己的节日,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每个村子的庙会都有独特的亮点和特色,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
晋祠庙会
据史料记载,晋祠庙会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周时期。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二,这里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纪念周武王的夫人、叔虞的母亲邑姜。这个日子,后来演变成了晋祠的传统庙会,古时候叫做“赛神会”。2008年晋祠庙会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源:中国黄河电视台
往年的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五,晋祠庙会盛大开幕。晋祠附近的居民,就会聚集在圣母殿,进行传统的祈福活动。不过,别以为这只是老一辈的专利,年轻人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快乐。
如今,这个庙会不仅保留了古老的仪式,还加入了更多现代的元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人仿佛穿越千年,沉浸于晋祠的国风国韵之中。
图源:中国黄河电视台
晋祠周围的街道,几百个展位相对而立,各色商品琳琅满目。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瓜果香气四溢,全羊牺汤、桂花元宵等特色地域美食前挤满了人,花鸟鱼虫等摊位前也吸引众多小朋友驻足,整个古镇被热闹的烟火气笼罩。
双塔庙会
农历六月十八,郝庄镇的双塔庙会将如期而至,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爬塔会”,这个传统已经有400余年的历史。
每年的这一天,十里八乡都会热闹起来,太原人纷纷赶赴郝庄,竞相登高,或为祈求健康平安,或为欣赏美景,体验那份“我来欲把星辰摘,到此方觉世界宽”的豪情壮志。
图源:山西日报
特别是那些怀揣梦想的学子和家长们,他们登上塔顶,希望文峰塔的文气能给他们带来好运。
而孩子们则围坐在露天电影前,老人们则沉浸在晋剧名家的表演中,年轻人随着劲歌热舞摇摆,中年人则在广场舞中找到了自己的舞台,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图源:山西日报
夜幕降临,庙会的夜市更是热闹非凡。大大小小的摊位,绵延上千米,传统农产品、娱乐餐饮、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人们三五成群,穿梭其间,品尝美食,欣赏表演,享受着这独特市井生活气息。站在高处俯瞰,仿佛置身于《清明上河图》中,感受着那份繁华与热闹。
洪洞庙会
洪洞庙会大致是山西省集祭祀、歌舞、民俗活动于一体的民俗文化活动。以农耕文化及民俗信仰文化为主,每个庙会都突出了人们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
明姜庙会是以麦收为主题,提供夏收所需用具而取名“杈耙会”;六门村二月二的骡马会,会上以交换牛、马、骡子牲畜为主,以备春耕,为主要贸易交流活动;还有北羊打春牛等形式的庙会活动,民俗信仰为庆典、祭祀、求子祈福、还愿等。
忻州庙会
忻州地区庙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几乎村村有庙宇,大的村庄甚至有数座。围绕这些庙宇举办的庙会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村庙为中心,一年有两三次庙会,会期多为一天,会众以本村村民为主;另一种是以一处庙宇为中心,由相邻的多个村庄轮流主办,会期一般为5到7天。
图源:忻州你好
原平的土圣寺庙会习惯由周边的七个村庄轮流举办,忻州北殿庙会是由附近的三个村庄的村委会轮流负责举办、组织和管理。庙会期间,各村都会精心准备,村民们积极参与,有的负责布置场地,有的负责组织表演,有的负责张罗美食,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只为呈现出一场精彩的庙会盛宴。
而当庙会开始时,各村的特色节目轮番上演,有舞狮、扭秧歌、唱戏等,大家尽情欢庆,共同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遂。
图源:忻州你好
长治庙会
长治七月初一古庙会历史悠久,起源于明代天顺年间,明清时已闻名于晋、冀、鲁、豫四省。庙会期间,祈雨仪式、赛戏等传统活动热闹非凡。商家在四街搭建戏台,邀请著名戏班演出,各戏班精心准备,吸引观众目光。
如今,古庙会已发展为全城性盛会,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成为展示长治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图源: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运城庙会
解州关帝祖庙的关帝巡城活动是运城庙会的一大特色。在关帝巡城活动中,关帝圣轿在銮驾的护卫下,沿着解州城的主要街道巡游。
巡游队伍声势浩大,包括机车护卫队、礼炮队、花车队、百人军鼓队等,所到之处,鼓乐喧天、鞭炮齐鸣,人声鼎沸、万人空巷。
沿途商户和群众纷纷摆出水果、点心等祭品,表达对关帝的敬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除了这些,山西各地还有很多庙会。然而,庙会对于山西人来说,可不仅是一场热闹的活动,也是情感的寄托和纽带,它承载着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庙会,山西人的 “心灵老家”
对于山西人来说,庙会就是家乡的味儿。无论走到多远的地方,只要提起家乡的庙会,记忆中的画面就会瞬间浮现在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热闹的锣鼓声、香甜的美食…… 这些都构成了家乡独特的味道。
每次回乡参加庙会,就像是一次心灵的回归,那些熟悉的场景和味道,让人感到无比亲切和温暖。庙会成为了山西人情感的寄托,也是他们对家乡热爱的象征。
图源:忻州你好
庙会期间,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不管平时多忙,大家都会放下手头的事情,一起逛庙会、看表演、吃美食,享受这难得的团聚时光。而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的人来说,庙会则是他们对亲人思念的寄托。在外地看到有关庙会的视频或图片,就会想起和家人一起逛庙会的快乐时光,心中涌起对亲人的牵挂和思念。
图源: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
庙会中的各种活动和表演,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展现了山西百姓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舞龙舞狮、扭秧歌、唱大戏等节目,都寓意着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祈愿。人们在庙会中尽情欢笑、玩耍,释放内心的喜悦和激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图源:忻州你好
每一个村落的庙会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承载着山西人的记忆和情感,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来源:人说山西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