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黄健恒报道:4月19日,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非遗推广活动在婺源县江湾5A景区举行。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非遗导师)、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汪顺清带领十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走进五色风物馆,以展览、演示、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推动传统工艺与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非遗的社会影响力和活力。


活动当天,五色风物馆内设立歙砚文化专题展区,图文并茂地展示歙砚自唐代以来的发展脉络,从采石选材、雕刻工艺到文人墨客的历史记载,全面呈现这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深厚底蕴。展区陈列的各类砚台精品,质地温润、造型雅致,在光影映照下呈现出龙尾石特有的金星、螺纹等自然纹理,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进行歙砚雕刻技艺演示,从石料筛选到打磨成形,从线条勾勒到纹样雕刻,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精湛技艺与匠心精神。游客们近距离感受砚台由石成器的全过程,切身体会“慢工出细活”的传统工艺之美。


互动体验环节进一步拉近了游客与非遗的距离。在汪顺清的指导下,游客们尝试在特制砚料上雕刻简易图案,体验传统工艺的操作流程。游客李女士表示:“原以为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亲身体验之后,才真正理解它的魅力和价值。”

“让非遗真正‘用’起来,关键是要融入当下、服务生活。”汪顺清表示,此次“歙砚进景区”活动不仅丰富了景区文化内涵,也为非遗走向大众探索了新路径。通过“可观、可学、可带走”的创新形式,构建起非遗传播新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群众、走进日常。


据介绍,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将持续推进非遗与文旅融合,推动非遗进社区、进景区、进课堂,赋能乡村振兴和文化强省建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