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网友咨询:

  怎么辨别区分诈骗罪与虚假广告罪?

  马澄澄律师解答: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诈骗是通过欺骗手段,直接骗取他人的财物。虚假广告罪侵犯的客体是广告市场管理制度和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虚假广告主要是通过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产生错误认识,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诈骗罪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采用隐瞒真相和虚构事实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虚假广告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广告管理法规,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包括对商品的性质、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生产日期、有效期、售后服务,以及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等做不真实的、带有欺诈内容的宣传。

  诈骗罪的主体则是一般主体,即任何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该罪。虚假广告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



  马澄澄律师补充:

  虚假广告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事件、传染病防治的名义,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三)利用广告对食品、药品作虚假宣传,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二年内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

  (五)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二条 【虚假广告罪】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马澄澄律师

执业于河南开物律师事务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马澄澄律师以专业的法律知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