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昂 通讯员 李炳旺 徐亚丁 董元峰
“最近,我收到一笔医保打款的钱,请问是什么钱啊?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家坐月子,也没去医保局办理报销事项呀?”电话中,安徽省天长市仁和集镇七柳村产妇张女士在不停的疑问。经工作人员查询后告知她拨付的是生育津贴。现在定点医院会将参保产妇人员数据推送到医保平台,医保工作人员会将符合条件的产妇津贴直接拨付到个人账户,不需要办理申请,在家即可享受生育津贴待遇,张女士听后对现在的医保服务赞不绝口。
根据《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完善医保支持积极生育政策若干措施的通知》,天长市医保局推行定点医疗机构生育津贴待遇“免申即享”、生育费用“待遇提高”等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行政效能,让医保服务更加精准化、精细化、贴心化。
近年来,天长市医保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打造“无感服务、有感享受”为目标,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主动拓展服务事项范围,切实落实医保便民举措,让市民“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无感医保”服务新体验。
目前,该市生育津贴申领、困难群众资助参保和慢性病申报等事项均已实现“免申即享”,由过去的“人向医保要待遇”转变为“医保按待遇找人”。
低收入人群资助参保“免申即享”实现“协同联办”。该市医保部门加强与民政、税务、乡村振兴等部门密切协作,优化数据传输路径,加强数据归集共享,精准识别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精准匹配人员享受政策,通过“数据找人”“人政智配”实现低收入人群救助对象资助参保“免申即享”,推动医疗救助办理“直通直达、快办快享”。2024年以来,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通过“免申即享”资助低收入人群参保近10,000人,累计救助70900余人次,共发放医疗救助金3000余万元。
门诊慢性病待遇“免申即享”实现“精准落实”。该市医保经办机构根据参保人员住院治疗诊断的慢性疾病信息,通过医保信息平台筛选“预享受人员名单”,联系参保人员(或家属)并根据其意愿,直接认定相应门诊慢特病,并短信通知其享受相应待遇。2024年以来,全市已通过免申即享服务为500多名患者办理了门诊慢特病。
生育津贴“免申即享”实现“数据找人”。该市对安徽省医保信息平台生育津贴模块申请流程进行优化,符合条件的,已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生育保险医疗费用直接联网结算的参保人员,免申即享受生育津贴待遇。医保经办机构通过短信或电话等途径通知参保单位或参保人员,核定生育津贴待遇规定,直接将生育津贴发放到女职工社会保障卡(银行卡)中,实现从生育女职工主动申请到医保部门直接发放的转变。2024年以来,办理生育津贴免申即享登记近600人次,拨付生育津贴费用达600多万元。
省内异地就医“免申即享”实现直接结算。该市参保人员在省内异地就医时,属于非急诊抢救的且未办理转诊手续的临时自行外出就医情形的,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在就医地可享受“免备案”直接结算服务。目前,全市已有近2000人次享受了省内异地就医免备即享医保服务。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