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自己的生命。

但是在两千多年前,孟夫子就告诉我们,舍生取义的气节比生命本身更加重要。

新中国是在无数烈士的牺牲中建立起来的,开国元帅贺龙满门忠烈,宗室里光是有记载的烈士就有2050人。

贺龙元帅的外甥向轩,父母先后就义,而向轩本人除了烈士子女还有一个特殊身份,那就是最小的参与长征的红军战士之一。



两个妈妈先后牺牲

1916年,贺龙组队袭击了芭茅溪盐局的税警,夺取了武器。

而当时年仅18岁的贺满姑和兄长一样彪悍,在知道贺龙夺枪之后,居然和兄长讨枪,也要闹革命。

作为一介女流,贺满姑巾帼不让须眉,不仅武艺高强,还非常善于使用双枪,弹无虚发。

不过对于这个彪悍的生母,向轩实在没有什么印象。

因为在他只有两岁的时候,就和母亲还有三个兄弟姐妹一起被抓进了牢里,要不是大姨贺英的营救,他们几个小家伙也是凶多吉少。



当时贺龙率主力离开,偏偏在这个时候游击队内部出了叛徒。

根据地遭到了敌人的偷袭,贺满姑和大部队走散,带着几个孩子转移,结果因为寡不敌众被俘。

母亲贺满姑终因不肯透露兄长贺龙下落,最终壮烈牺牲。

自此之后,向轩就把大姨贺英当作了自己的母亲,贺英也视向轩如己出,不仅照顾生活起居,还在战斗之余教他使用枪械。

可是令小向轩没想到的是,几年之后,他又要经历一次和亲人的生离死别。

1933年,同样是因为叛徒告密,贺英行踪暴露,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牺牲在了游击队驻地。



临终前,贺英将一袋装着银元的小布袋,还有向轩心心念念的手枪交给了他。

“赶快走,找大舅,找红军,报仇!”这是贺英妈妈和向轩说的最后一句话。

几年前亲生母亲的牺牲,向轩并没有多大感觉,因为那个时候他才两岁。

而如今面对亲人的又一次牺牲,向轩依然来不及多想,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逃命。

靠着贺英妈妈的掩护,向轩跑到山上的一块大石头后面躲了起来。

获得喘气之机的向轩突然感觉腿上一阵剧痛,原来当时只顾着逃命,没发现自己的小腿早就中弹了,想要动弹却没有半分力气。

好在不久后,接应的游击队赶到,向轩才最终活了下来。



年仅九岁走完长征

游击队将向轩带到了贺龙身边,当时年仅七岁的他也得以正式加入红军,成为红二、六军团司令部的勤务员和通信员。

两年之后,向轩就成为了通信班班长,成为长征路上年龄最小的战士。

根据向轩后来的回忆,当时他们这个通信班全部都是他的同龄人,而且大都是和他一样的烈士子女。

在长征路上,他们这群小孩子经常受到照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过程很轻松。

由于缺少食物,红军战士们连草根都只能轮流吃,但是向轩依然挺了过来。

抗日战争期间,14岁的向轩前往抗日一线,担任八路军120师司令部通信员,参加了宜川、宝鸡等战役。



1948年夏,在陕西省大荔县的荔北战役中,时任西北野战军358旅工兵连连长的向轩。

因部队缺少重型武器,带领工兵连用改装的土炮轰开敌人的碉堡,取得战斗胜利。

在长期的战斗中,向轩身负26处枪伤,右眼几乎失明,体内至今仍有弹片未取出。

1955年,当初那个长征中最小的红军战士,已经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兵,被授予中校军衔。

虽然许多人都认为,向轩作为贺龙的外甥,资历也足够“老”,只被授予中校军衔确实低了点。

可向轩本人却对此毫不在意,他也从未借用自己的家庭关系牟取利益,始终低调生活。



直到退休的时候,他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房产,而是居住在干休所,过着简朴的生活。

结语

或许是因为小小年纪就经历了生离死别和长征,向轩并不在意这些虚名和享受,一生都在秉持着舅舅和两个母亲的教诲。

直到2023年离世的时候,附近居民才意识到身边住着这么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战士。

向轩的二儿子时常回忆起父亲讲述的故事。

他说自己小时候吃过太多的苦,把这些“苦”说出来,是为了让后辈们了解这段历史,珍惜如今这来之不易的“甜”。

参考资料:

“以身许之”乃大情怀_央广网

7岁参军9岁长征,长征中“红小鬼”的形象原型原来是他 - 中国军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