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10月24日,彭德怀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他仅读过两年私塾,便因母亲去世、父亲病重辍学,被迫靠砍柴、放牛、出外做工维持生计。15岁时,彭德怀参加饥民闹粜,却遭到官府通缉,从此踏上了反抗压迫的革命道路。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这次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规模较大的一次起义,对湘鄂赣边界的革命斗争产生了显著影响。平江起义后,彭德怀率部转战于平江、浏阳和江西的万载、修水、铜鼓,湖北的通山一带,开辟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928年12月,红五军与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会师井冈山,投入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在长征中,彭德怀担任红三军团总指挥,率部突破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曾为他赋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彭德怀在革命战争中的英勇和指挥才能。

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八路军在华北对侵华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先后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担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了保卫延安、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1949年,彭德怀率部解放大西北,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临危受命,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指挥志愿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先后进行了五次战役,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彭德怀在停战协定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正式宣告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他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振奋人心地总结这场战争:"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他的婚姻生活也同样不幸。他经历了三次婚姻,但都没有留下子女。

彭德怀的初恋是表妹周瑞莲。两人青梅竹马,1918年订下婚约。然而,彭德怀离家投军后,周瑞莲家却因地主逼债,父亲被逼死,瑞莲也为反抗卖身抵债而跳崖身亡。这段初恋给彭德怀留下了深刻的伤痛。

1922年,在亲友撮合下,24岁的湘军军官彭德怀娶了尚不满12周岁的货郎之女刘细妹,给她改名刘坤模——"女中模范"之意,让她放足,还教她读书写字。1928年平江起义时,彭德怀让她回家,答应革命胜利后去接她,不料从此失去联系。刘坤模以"匪属"之身,漂泊辗转,历尽艰辛,走投无路之下,由陶铸的母亲搭线,在汉口另嫁他人,生有一女。

1938年双十节,由王明的夫人孟庆树介绍,40岁的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在延安娶了北师大著名的浦氏三姐妹中的小妹——20岁的嘉定姑娘浦安修。婚后无子女,但共度战争岁月,感情甚笃。然而,庐山会议后,浦安修几经斟酌,终与彭德怀在60年代脱离关系,当时老彭切开一个大梨,二人各吃了一半。

彭德怀没有子女,两个弟弟参加革命后都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他对弟弟们的子女视如己出,躬亲抚养,一身清白的他始终教育侄辈们要清清白白做人。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在北京含冤辞世。他的骨灰被秘密运往成都,存放在成都市东郊火葬场,代号273。周恩来指示,要精心保管彭德怀的骨灰盒,不准换盒,以备查找。



1978年12月22日,彭德怀的骨灰被专机接到北京。到首都机场上空时已经是万家灯火,根据中央军委办公厅的指示,载有彭德怀骨灰的专机在北京上空绕飞一周。彭德怀的遗像下是他的骨灰盒,上面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经党中央决定,彭德怀的骨灰盒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然而,彭德怀生前曾三次说过想归葬故乡的愿望。1998年10月24日彭德怀百年诞辰后,应彭钢等亲属要求,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彭德怀的骨灰由八宝山革命公墓迁移到他的老家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陵园安放。

彭德怀的骨灰最终回到了故乡,这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问题的实事求是态度。

彭德怀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东方战神"。他的军事才能、指挥艺术和革命精神,深受广大军民的敬仰和爱戴。

彭德怀没有子女,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