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的雨那么大
我只是想和你当面说说话
我从来没在雨天站这么久
好冷
雨天送外卖,还不算纯爱?
生活在京津冀地区的人都知道,过去这几个月的降雨,比和尚头上的虱子还罕见。
但是,昨天,北京,它下雨了。
我还在纳闷儿,怎么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原来是京东老板刘强东出来送外卖了:
图:hhhhl/小红书
图:hhhhl/小红书
图:Jeffery/小红书
图:硕哥/小红书
以上网友这些经历,都表明,千亿身价的京东老板,昨天在北京送外卖去了。
为了体验基层,为了点外卖的人,当然肯定也为了京东自己,放下身段,身先士卒,这不是爱是什么?
如果有人杠,说这是作秀,那么再看看京东是不是动真格了。
就在刘强东送外卖当天晚些时候,京东发表了一封《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
咱们简单看看这封信到底说了些什么:
指出问题:
竞对平台强迫骑手 “二选一”,封杀接京东订单的骑手,导致骑手收入降低 16 - 25%,京东对此表示同情与谴责。
援助措施:
1️⃣被竞对平台封杀的骑手,京东保证给予足够单量,确保收入不降。
2️⃣未来三个月将全职骑手招聘名额,由五万名提高到十万名。
3️⃣优先为有对象的骑手,安排其对象工作,实现 “双职工” 待遇。
4️⃣对兼职骑手永不强迫 “二选一”,鼓励自由接单。
捎带脚儿提醒友商:
不为骑手缴五险一金、算法压榨骑手、忽视骑手安全、在餐饮行业赚取暴利、纵容幽灵外卖等。
解决用户问题:
因竞对 “二选一” 行为导致京东部分订单延迟,向用户深深道歉,推出所有超时 20 分钟以上订单免单政策,并成立紧急应对小组解决送餐速度问题。
最后,这封信还用心良苦的告诫外卖平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望你们好自为之,早日回头是岸。
天下苦外卖平台久矣。
就冲京东外卖这封信的内容,叫东哥一声纯爱战士,不过分吧?
如果这都不算爱,我有什么好悲哀。
我只是想从你自己那里 知道你的消息
你有你做事的逻辑,我有我敏感的推理。
网友 们心如明镜,眼睛,则是雪亮的。
东哥打扮过于平易近人,以至于收到东哥外卖的朋友,差点没认出来,让东哥把外卖放门口:
有人说,东哥真的在送,全是路人自己发现的:
有人感叹,真是大佬啊,一点架子都没有:
有人说,只有真正体验了,才能了解基层问题:
有人说,大城市就是能见大世面:
有人说,就冲东哥每年给家乡老人发钱发礼物,就是个好企业家:
有人说,感谢东哥,让自己吃上了5块钱的外卖:
有人说,京东买到的特效进口药让自己平安度过疫情:
有人说支持东哥,良心商人:
有人已经点了三单,效果不错:
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毕竟打起来,收益的是消费者:
京东官方也下场凑热闹:
有人说,大佬们现在好卷:
有人说看来京东外卖真爆单了:
有人说东哥真的很亲民:
有人说除了东哥,谁能让自己喝上9块钱的霸王茶姬:
有人开始造排比句:
有人感叹今年工作真不好找,东哥都去跑外卖了:
有人说,东哥这是要帮消费者把价格打下来:
有人说,以前东哥也会偶尔送快递:
还有人开始担心饿了么:
我觉得别管京东这么做,是为了体验业务流程,还是为了宣传一波,还是两者兼有,都无所谓。
作为消费者,我只关心消费者是否受益,外卖品质是否靠谱,有没有压榨骑手(万一哪天失业 了,多个选择多条路^_^)。
反正东哥这次亲自送外卖,给我 的感觉就是:我只是想从你自己那里,知道你的消息。
刘强东,为什么送外卖?
看完门道,咱们再来看看热闹。
东哥亲自送外卖,本质上是京东在即时零售赛道发起的一场战略级战役,背后蕴含着对行业格局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多重商业逻辑。
即时零售入口争夺战的冲锋号
在美团占据外卖市场近七成份额的 2025 年,京东选择以 “外卖” 为突破口,本质是争夺互联网流量的最后一块高地。
外卖作为高频刚需场景(日均订单超 7000 万单),能够有效激活用户活跃度 ——京东零售 CEO许冉直言:“外卖业务能将用户从‘每周逛电商’转变为‘每日点外卖’,进而导流至 3C 数码、家电等高利润品类。”
通过 “外卖 + 电商” 的生态闭环,京东试图将美团的 “高频打低频” 策略反制为 “高频带高频”,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对美团核心壁垒的精准打击
美团的护城河在于 “商家 - 骑手 - 用户” 的三角生态,而京东此次行动直击其两大命门:
商家端:推出 “全年免佣金” 政策(美团佣金率 15%-25%),吸引瑞幸、海底捞等品质商家入驻,同时建立严格的线下门店审核机制,过滤 “幽灵厨房”,重塑用户对食品安全的信任。
骑手端:承诺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美团骑手多为外包零工),并设置宽松配送时效(超时 20 分钟免单),试图从美团挖角优质运力。
数据显示,达达众包 APP 下载量激增 215%,美团骑手日活跃度下降 19%。
东哥亲自送餐时,强调 “保障骑手收入和福利”,并邀请骑手共进火锅,正是在塑造 “人性化平台” 的行业新标准,倒逼美团跟进社保改革。
刘强东 “终局思维” 的战略落地
刘强东对京东外卖的终极设想包含三个维度:
商家端:通过降低佣金(净利率不超过 5%)让利于商家,帮助餐饮行业摆脱高佣金困境。
骑手端:建立 “正规军” 体系,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提供商业保险,解决行业用工痛点。
用户端:通过品质商家审核与超时免单政策,重塑食品安全与配送时效的行业标准。
这种 “利他主义” 的商业模式,与京东早期 “正品行货 + 自建物流” 的战略一脉相承。
刘强东曾在内部会议中强调:“京东外卖要做父母、孩子、客人都能放心吃的品质外卖。”
品牌人格化与舆论战的双重博弈
刘强东的送餐行为实现了三重传播效果:
视觉冲击:千亿身家的企业家身着骑手服送餐,形成强烈反差,迅速引爆社交媒体。当事人阴先生晒出的合影被转发超百万次,为京东外卖带来数亿次曝光。
价值观输出:通过 “永不强迫骑手二选一” 的承诺,将京东塑造为行业规则的革新者,与美团的 “算法压榨” 形成对比。
危机公关:在京东外卖因系统崩溃导致配送延迟时,刘强东的亲身体验转移了公众对运营问题的注意力,反而强化了 “重视用户体验” 的品牌形象。
防御美团 “闪购” 业务的战略防御
美团自 2018 年布局的 “闪购” 业务已覆盖 5600 家大型零售商,2024 年非餐饮即时零售日单量突破 1800 万,直接威胁京东在 3C、家电等核心品类的优势。
京东通过外卖业务构建 “30 分钟万物到家” 的生态,本质是对美团 “闪购” 的防御性反击。
刘强东在送餐时特意展示京东物流的智能调度系统,暗示其在即时配送领域的技术储备。
京东的 “蜂鸟动态调度系统” 将骑手接单半径从 3 公里压缩至 1.8 公里,试点城市郑州的配送时效已稳定在 19 分 36 秒,接近美团水平。
一场关于平台经济未来的实验
东哥送外卖,本质上是一场关于 “平台经济向何处去” 的社会实验。
当其他企业还在算法优化与佣金博弈中内卷时,京东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将企业利益与骑手尊严、商家生存、食品安全深度绑定。
这种 “重资产 + 低利润” 的模式,短期内可能面临成本压力,但长期来看,或能通过高频场景激活电商生态,最终在即时零售赛道与美团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正如刘强东在与骑手交流时所说:“我们不是在做外卖,而是在重新定义本地生活服务的未来。”
这场始于外卖的战争,终将演变为全品类零售的生态争夺战。
东哥出发,
离你又近了些。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德·德鲁克( Peter F.Drucker)说:企业是社会的器官。
我觉得这个比喻很好,只有那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顺应民心、把消费者的福祉放在第一位的企业,那些能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才能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器官, 否则就是社会的毒瘤。
讲真,京东这波操作,打动我的并不是东哥亲自下场送外卖,而是致骑手公开信里面的一条:优先为有对象的骑手,安排其对象工作,实现 “双职工” 待遇。
有的企业,别说优先考虑有对象的员工,给员工对象安排工作,不辞退有对象的员工,不让员工带着对象、带着一家老小一起免费加班,就谢天谢地了。
毕竟,这些都是员工的“软肋”。
至于谁是器官,谁是毒瘤,只有“你”说了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