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冰冷的阻车石

遇上创意涂鸦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沈阳南塔街道129巷, 一批“会说话”的主题石球正成为市民打卡新宠。 这里没有大拆大建,却用艺术画笔为城市街巷注入文化温度,演绎着“绣花式”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


“绣花功夫”里的城市治理新思维

  漫步南塔街道,原本光秃秃的阻车石球已披上彩色新衣。越秀一期小区门口的《哪吒闹海》《大圣归来》等国产动漫形象栩栩如生,放学途中的孩子们围着“会动”的石球叽叽喳喳:“看!哪吒的风火轮在发光!”


而在二期小区,二十四节气主题石球串联起“立春”至“大寒”的时光密码,老人们在散步时指着“谷雨”石球教孙辈背农谚,传统文化在街头悄然传承。


石球变身“文化使者”背后,是沈阳城市管理从“大刀阔斧”向“精雕细琢”的转变——

  政企共建新模式:街道与越秀集团组建“美丽街巷联盟”,企业设计师与居民代表共同参与方案设计,实现资源整合与责任共担。

文化植入新路径: 将城市家具作为文化载体,通过“动漫+节气”双主题,既满足儿童成长需求又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步行5分钟文化圈”。

  智慧运维新探索:采用环保抗污涂料,建立“居民监督+专业维护”机制,设置二维码征集创意迭代方案,让艺术装置常看常新。

身边的“小改造”切中民生痛点

这次改造看似是“小手术”,却切中民生痛点——

安全升级:

夜间荧光涂层让石球

化身“安全指示灯”

解决安全隐患

教育赋能:

开发“石球文化课”研学路线

将街巷变成露天美术馆

邻里激活:

设置节气主题打卡墙

居民自发组织

“节气美食分享会”

重构社区交往空间

未来

南塔街道计划将

“石球艺术”延伸至

井盖彩绘、围墙浮雕等领域

形成“一巷一主题”的

文化景观带

这种“微小处见匠心”的改造模式,正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鲜活样本——城市更新不仅要“面子光”,更要“里子暖”。

市民说

“以前孩子放学总盯着手机,现在一路都在数石球上的动漫人物!”

——越秀一期居民张女士

“每个节气石球都藏着诗句,遛弯时还能长知识。”

——退休教师王大爷

打卡指南

位置:沈河区南塔街129巷

亮点:56个主题石球、3D立体彩绘墙、AR扫码互动

最佳拍摄:傍晚蓝调时刻,石球夜光效果与街灯辉映

来源: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