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王桂兰,今年刚满五十五岁。
我是小城市里一个普通的退休职工,原本在一家国企的后勤做文员,干了三十年,去年顺利退休,每月能拿到三千多块退休金,日子算不上富足,但也安稳。
我和丈夫结婚三十年,有一个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在外地工作。
丈夫赵建国是个老实人,退休得早,身体一般,平时也帮我分担家务。我们住在小城市的一套老房子里,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一直很安稳。
我娘家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父母早已去世,兄弟姐妹都各奔东西,联系不多。
婆家里倒是人丁兴旺,丈夫有一个弟弟,也就是我的小叔子赵建军,五十岁出头,没什么正经工作,年轻时开过小餐馆,做过点小生意,但都没干长久。
后来干脆在家啃老,靠婆婆的退休金混日子。
婆婆今年已经八十三岁,身体不好,常年卧床,之前请了个护工照顾,一天二十四小时伺候着,我们兄弟俩每月各出一半钱。虽然有些心疼钱,但大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也能理解,毕竟老人家实在需要人照顾。
我原想着自己终于退休了,能好好歇一歇,陪陪儿子,甚至计划着去外地旅游散散心,结果这一切,却因为小叔子的一句话,被彻底打乱了。
02
那天我刚刚从社保局回来,手里还拿着退休证明,心里正盘算着下个月去一趟云南,在朋友圈里晒晒蓝天白云,顺便看看儿子。
突然接到小叔子的电话,他语气轻巧地说:“嫂子,护工我让她走了,妈的事以后就交给咱们轮流照顾吧,你刚退休,有时间,也该尽点儿孝心了。”
我一时间愣住了,脱口而出:“你让护工辞职了?你没跟我们商量一下?”
他轻描淡写地说:“护工太贵了,一个月四千,咱们搭一半,压力太大了。我这边实在拿不出钱了,妈是咱们共同的妈,不能总靠钱解决吧?你现在也不忙,照顾一下也不是什么难事。”
我气得声音都抖了:“你一个大老爷们儿在家待着,怎么不照顾?非让我一个刚退休的女人来伺候?”
他低声骂了一句:“你怎么说话的?你是嫂子,是长辈,照顾妈是天经地义的事。”
我挂了电话,心口堵得慌,怒火中烧。晚上和丈夫说起这事,他也皱起眉头:“你小弟干事总是这么自作主张,我明天去找他谈谈。”
可第二天,小叔子来了我家,一进门就坐下,理直气壮地说:“哥,你说嫂子现在没工作了,照顾妈不正合适?我那边还要找活儿干呢,你不能让我一个人担着。”
我盯着他那双油腻腻的手,真想一巴掌拍过去:“你找什么活儿干?你这几年都在干什么?妈的退休金你拿去多少?你还好意思开这种口?”
他立刻火了:“嫂子你别太过分,我怎么就拿妈的钱了?再说了,妈一直跟我住,我给她做饭洗衣服,难道不算照顾?”
我冷笑:“你敢说你照顾?不是护工帮你做的?你在一边打麻将、喝酒,连妈尿裤子都不管,还是护工给她擦洗的。你现在把人辞了,还想让我接手?”
小叔子不吭声了,低着头,也不知道是心虚还是懒得争辩。丈夫叹了口气,说:“咱们还是请个护工吧,桂兰刚退休,也想出去走走。”
但这事没那么简单。第二天,小叔子把婆婆接到我们家门口,说什么家里要装修,不能住人,非要我们先“临时接一下”。
我刚打开门,看到婆婆坐在轮椅上,腿上盖着薄毯,脸色苍白,旁边站着一个陌生女人——护工已经走了。他把轮椅往我们家门口一推,说:“妈就先放你们这儿一段时间。”
我气得浑身发抖:“你这是干什么?我们家根本不方便照顾,她卧床要护理,我又不是专业的。”
他不听,转身就走,留下婆婆一个人和她的行李。我心里难受得要命,婆婆虽然以前嘴巴毒了点,但到底也是老人,这么被推来推去,着实可怜。我只好把她推进屋,安顿在客房里。
接下来的一个礼拜,我的生活天翻地覆。每天五点半起床,给婆婆擦身、换尿布、做饭、喂饭。她失智严重,经常半夜喊人,说什么“桂兰啊,我冷”、“桂兰,我要喝水”,我整夜睡不好觉,白天还得收拾她的大小便。
我一个月瘦了五斤,眼圈发青,脾气越来越暴躁。丈夫劝我:“要不再请个护工吧,咱们自己实在撑不住。”
我苦笑:“再请护工?你弟都把人辞了,钱还不是我们出?他倒是轻松得很。”
一天晚上,我实在忍无可忍,给小叔子打电话:“你妈现在在我们家,你打算什么时候接回去?”
他打着哈哈:“嫂子,你照顾得挺好的,妈最近都不闹腾了,你继续照顾着吧,我这边实在抽不开身——”
我不等他说完就挂了电话。
第二天,我收拾好行李,拿出早就订好的去昆明的机票,收好证件,提着箱子对丈夫说:“我走了,婆婆你弟要是来接,就让他接;不来,你自己看着办。我要是再不走,我这命都要搭进去。”
丈夫没拦我,只是叹气:“你去吧,别累坏了自己。”
我出了门,回头看了眼那扇熟悉的门,心里像压着块大石头,但更多的是一种解脱。
03
我坐在去昆明的高铁上,眼前闪过婆婆昏黄的眼神,小叔子油腻的脸,还有自己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的影子。
我知道,这趟旅行未必是逃避,更像是一次自我救赎。在这个家里,我付出了太多,却总被当成理所当然。 这一次,我决定为自己活一次。
婆婆还在,小叔子还在,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但我终于明白, 女人的善良不是牺牲自己的筹码,而是选择何时该说“不”。
我打开手机,把朋友圈设为可见,发了句:“人生下半场,先从云南的春天开始。”配了一张车窗外阳光洒进来的风景照。
我知道,有些人该学会自己伺候自己的亲妈,而我,终于可以喘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