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谜团,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想过:那就是梁中书前一次进献给老丈人蔡京的生辰纲去了哪里?

按照梁中书自己的描述,上一次生辰纲不仅搞丢了,而且拖了一年也没有一点头绪。

如果和后来杨志弄丢生辰纲相比,这里面的疑点就更多了。

比如晁盖等人劫掠了生辰纲之后,不到十天,官府就已经知道这是他们所为。尽管没能抓到他们,最起码不像上一年那样,毫无头绪。

再比如,晁盖和吴用等人在商议如何取得生辰纲的时候,吴用还曾经有过这样一番论调:

“(取生辰纲)人多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须得七八个好汉方可,多也无用。”

那么,生辰纲从北京送往东京,需要经过二龙山、桃花山等麻匪盘亘的地方。彼时,桃花山是被周通、李忠两个人霸占着,二龙山还在邓龙手中,这两个山寨都是只是一两个麻匪头子带着一群小喽喽,干点打家劫舍的勾当,根本不具备吴用所说的能聚齐“七八个好汉”的能力,自然也就无法劫走生辰纲。

而且,梁山108个好汉聚齐之后,也没有哪个好汉主动承认参与了上一次生辰纲被劫的经历。

分析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上一次生辰纲被搞丢,并非麻匪所为,而是另有其他人。

会是谁呢?

我们继续分析。

我们不妨再倒推一下:

如果生辰纲弄丢的话,谁的损失最大、谁的受益最大呢?

如果论损失最大,毫无疑问当属梁中书本人。

他亲手给老丈人准备的生辰纲,却在运送的半道上被劫,他损失的不单单是这十万贯财富这么简单,还有他在老丈人蔡京心目中的地位。

试想,老丈人蔡京特意安排他在北京府主抓军事国防工作,结果他却连往东京发个物流这么简单的差事都办不牢靠,蔡京将来还怎么给他安排更重要的职位,并进一步提拔重用呢?

除此之外,梁中书在北京担任军事主官的权威也会受到影响。

从书中的描述,我们能看出来,梁中书手下的两员军中大佬闻达、李成对他并不服气,甚至大有将他架空的趋势。梁中书火箭提拔杨志,就是为了培养自己人,以打破闻达、李成多年来业已培植出来的军中势力。

梁中书如果再把给老丈人的生辰纲弄丢的话,岂不是更在这些下属面前跌份吗?

最起码,下属会把他的这件糗事当做笑话来回传播。

如果我们再做进一步的推理,那么这个答案会逐渐清晰明了:

闻达和李成又是谁的人呢?

他们能够在镇守北部边疆的北京担任军事主帅,背后必然有着深厚的靠山。而那时候,掌控宋朝军事国防工作的,不是别人,正是高俅。

至此,我们对于前一次生辰纲究竟怎么弄丢的,是不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呢?

我试着给大家捋一下吧:

蔡京为了在宋朝的军事国防领域培植自己的势力,便想方设法把女婿安排到北京担任军事主官,即梁中书。

身为太尉的高俅,虽然表面上很配合,内心里是一百个不情愿。

为此,他便授意自己的两个马仔闻达、李成,要想方设法架空梁中书,直至将梁中书挤兑走。

终于,高俅等来这样一个机会:

梁中书要给蔡京进献生辰纲作为寿礼。

高俅通过闻达、李成,时刻了解着运送生辰纲的一举一动,并另外安排人在半道上把生辰纲给劫走了。

高俅这么做,掐算得非常精准到位:

1、弄丢生辰纲,会令梁中书在蔡京心目中颜面扫地;

2、沿途麻匪众多,可以将之栽赃到麻匪头上,转移视线;

3、事成之后,再把这个消息广为散步,弄得天下人尽皆知, 这样蔡京在朝廷中的处境也会非常尴尬,皇帝也会对他心生猜忌:你女婿才当了几天官,居然一次就能送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前一次生辰纲弄丢后,成了久而未解的悬案。因为始作俑者一直在暗中操纵着这一切,令身在明处的梁中书防不胜防。

不知道大家对我的这个观点是否认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继续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