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期,中国商务部接连打出6通电话,而通话对象中并未包括美国方面。这一外交动作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也将中美近期微妙的外交关系再次置于聚光灯下。



贸易(资料图)

回溯美国近期贸易政策,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充满戏剧性变化。起初,特朗普宣布暂缓实施高于10%的对等关税90天,却唯独将针对中国的对等关税调高至125%,摆出强硬对抗姿态。彼时,特朗普还发文宣称中国迫切希望达成协议,只是不知如何开启谈判,美国正等待中方来电。然而,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很快遭到中方驳斥,驻港公署严正声明,蛮横无理的一方别想等到中方电话。

可事态发展并未如特朗普所设想。美国国内物价因关税政策大幅上涨,民众反对声浪不断高涨。同时,美债遭遇抛售潮,收益率持续攀升,市场压力骤增。在此情形下,特朗普态度180度大转弯,主动释放缓和信号,声称美国极度期望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但中方虽未关闭谈判大门,美国却已无法再按其意愿行事。

中国商务部在四天内拨打的这6通电话,极具深意。通话对象涵盖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贸工部长、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南非贸工部长、沙特商务大臣、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巴西副总统兼发展等部门部长以及世贸组织总干事。这些对话方有两大显著共性:其一,他们皆来自遭受美国关税霸凌的国家,与中方通话旨在强化贸易合作,携手应对美国不合理的“对等关税”;其二,他们在各自所在区域拥有重要地位,其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所在地区国家的集体态度。



特朗普(资料图)

这一外交行动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美国此前声称有70多个国家排队与其谈判,而欧盟、东盟、G20和金砖国家所涵盖国家数量众多,几乎占了相当大比重。美国耗费诸多精力挥舞关税大棒,才促使部分国家与之谈判;而中国仅因站出来反对美国霸道行径,维护多边贸易秩序,便赢得众多国家响应。这无疑对美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领导地位与影响力构成强烈冲击。

在特朗普任期内,中美外交互动波折不断。从贸易摩擦升级,双方多次加征关税,对双边经贸关系造成严重冲击;到高层间偶尔的通话接触,试图缓和紧张局势,两国关系始终在合作与对抗的边缘徘徊。如今,中方一系列外交动作背后,是对美国不合理政策的有力回应,也是积极构建新型国际经济合作关系的尝试。从国际格局层面看,中方此举推动了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塑进程。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危害,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50国的积极响应,显示出全球多极化趋势在经济领域进一步强化,美国单极主导的局面正逐步被打破。



贸易(资料图)

展望未来,中美关系走向何方备受瞩目。美国若想改善与中国关系,推动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必须摒弃过往高高在上的姿态,切实尊重中国核心利益,以平等、理性的态度与中国展开对话协商。对中国而言,在坚定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理念,拓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贡献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