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毛爸。

老读者都知道,一开始,编辑部不止毛爸,还有屁桃娘、脱毛膏……等一代成员:


▲1岁的屁桃和屁桃娘


▲10岁的屁桃和屁桃娘

后来,又有了挖掘姬、拔草姬……等二代成员。

再后来,又有了番茄妈和一众编辑妈妈。


毛爸和同行们都一样,看起来只是一个公号,背后其实有很多编辑在帮忙创作内容。不同的是,有些同行只署自己一个人的名字;而毛爸编辑部则是,谁写的就署谁的名字——可就算这样,大家最后记得的依然都只有毛爸,不会记得其他编辑。


所以,去年,部分编辑们一起来南京理想村团建的时候:


毛爸就想写一篇文章,好好感谢诸位编辑妈妈,但各种事情一忙,就怠惰了。

所以,今天特别补上。一来,好好给大家介绍下编辑部的所有编辑。二来,也给编辑部的御用小模特们,留下一些“特殊”的记忆。

1. 番茄妈


番茄妈是我们的内容大主管,目前的一众编辑妈妈和编辑部结缘,主要是因为番茄妈当时的这篇文章:

我现在已经记不清番茄妈是怎么入伙的了,好像依稀仿佛,有一天,有个微信突然找我问:「毛爸,你们还招不招编辑,我关注你们很久了」?后来番茄妈就入伙了。

番茄妈第一次微信找我聊的时候,番茄还是中班:



如今的番茄,已经是二年级的小朋友了:



这位二年级的少年,有个跟明熹宗一样的爱好,且水平还不错:



不过,番茄的英文成绩很是让番茄妈头疼。好的一点是,番茄妈最近找到个很心水的英语产品,让她很是兴奋:


这里就祝番茄期末考试的英文成绩,和木工作品一样优秀吧:












2. 安总妈


安总妈是毛爸的老乡,同时也是一个很「奇怪」的人~

安总妈奇怪的点在于,她本来有一份外人眼里非常优秀的金融工作,后来毅然决然不干了——关键是,她决定离职的时候,她的父母竟然还很支持她。

而现在,安总本应该上大班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班在去年已经上过了。所以现在,安总在跟着妈妈周游各地,羡煞旁人。

内心强大的妈妈,不一定不鸡娃。但不鸡娃的妈妈,内心一定是超级强大的那种。

安总妈在编辑部的第一篇文章是关于带安总三亚旅游的:,当时安总才2岁:



现在,安总已经6岁了:



虽然安总才6岁,但是有一种魔力:所有咋咋呼呼的小男孩,只要一跟安总讲话,就会变得特别温柔特别安静,比如毛爸家的儿子~

安总小朋友是我们最早发掘的童装小模特,所以,安总妈也是编辑部成员中,写童装最多的妈妈:
















3.珂珂


珂珂是中国台湾省的媳妇,有两个孩子,姐姐叫蛋挞,弟弟叫粽子:



珂珂是编辑部写童装次数仅次于安总妈的编辑,原因就是因为有儿有女,可以很方便就提供两版小模特~

不夸张地说,珂珂是毛爸从小到大至今为止见过的,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有毅力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有韧性的人。

编辑部来来往往很多编辑,有天赋非常好的,有逻辑非常清晰的,有效率非常高的——但都不是珂珂。珂珂以前的工作和写作的关系,就如同风马牛,一开始的时候,她写得很痛苦,我和番茄妈都觉得她会放弃。

可是,到最后我们发现,她竟然真的就是那种【如果需要改100遍那我就改100遍】的编辑。而且,每一遍的更改,她都没有一丁点的牢骚和怨言,甚至连反对意见都不提,就是一个字:继续改。

到现在,珂珂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编辑了,已经很少修改自己的文章了。作为号主本人,毛爸真的非常佩服她这一路的成长。

刚刚这段话,我希望蛋挞和粽子长大后都能看到,毛爸叔叔想告诉蛋挞和粽子:你们的妈妈,不仅在家里是一个优秀的妈妈。而且,在工作中,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同事。你们在长大的过程中,会经常听到「优秀的品质」这句话,如果不太理解的时候,看看自己的妈妈就知道了。

姐姐蛋挞的照片:










弟弟粽子的照片:




4.一五一十


一五一十也有两个孩子,双胞胎,还是国人艳羡的龙凤胎:





兄妹俩的小名,哥哥叫五月(妈妈喜欢五月天乐队),妹妹叫十一(妹妹出生比哥哥晚十一分钟)。做了编辑以后,妈妈就叫一五一十了:




一五一十是一个超级厉害的妈妈。

首先,她日常要管两个娃。其次,她还有正式工作,每天要跑工地。在这种情况下,一五一十依然还能稳定地给编辑部提供高质量的稿件,实属不易。冲这一点,我觉得,一五一十是个非常伟大(有战斗力)的妈妈。

因为两个孩子同龄,能玩到一起,所以编辑部的很多玩具都是交给五月和十一体验的,导致妈妈一五一十几乎成为专门写玩具的编辑了。

但是五月和十一现在已经一年级了,玩玩具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了,唉~

5.因吹斯汀


因吹斯汀有三个标签:名门之后南京鸡娃家长的典型代表(她自己不承认鸡娃,认为自己在南京洼底都排不上。但在其他城市编辑看来,已经很厉害了)、很会培养孩子财商的家长。名门之后,大家就别打听了,只说后两项~

南京鸡娃家长的鸡娃强度,不比北京的海淀妈妈弱,所以,编辑部很多教育类产品,都是因吹斯汀在写,她家小陈刚二年级,正是鸡娃的大好时光。

毛爸以前一篇文章里说过,小孩子,尤其是男孩,长大后,得有一点混不吝的性格。二年级的小陈同学现在就是这样的:



从这点上来说,我觉得因吹斯汀对小陈的教育很成功:



另外,在他们家,小陈的压岁钱是流通货币——如果请家教辅导作业,要给家教付钱的。那作为妈妈,因吹斯汀辅导小陈作业也不是天经地义的,也是要以家教的标准(稍微有点小折扣)问小陈收费的——不过这只是他们家财商教育的冰山一角,番茄妈找因吹斯汀约过很多次分享财商教育的稿子,最后都没结果。

好在春节前,编辑部推小账包的时候,因吹斯汀在文章里提了这么件事:


只能期待她后面有时间跟大家分享财商教育实践的相关心得了~

6.涵涵妈


涵涵妈的学历很高:博士

毛爸记得很清楚,当时看到涵涵妈的邮件,我立马懵了:博士也来编辑部做编辑,不会是遇到骗子了吧?

后来了解到,为了带娃,涵涵妈不得已离开原来的单位去了北京,做了全职妈妈,在涵涵1岁的时候关注了毛爸的公号,之后就成了毛爸留言区的常客。

很多妈妈都会为家庭牺牲自己很多东西,从涵涵妈身上我们则能更直观地看到,一个优秀的女性,为了家庭和孩子,可以做多大的牺牲。






涵涵妈是看着毛爸的公号把涵涵养大的,从1岁到现在,涵涵已经二年级了,和因吹斯汀家的小陈一样,二年级的涵涵妈,特别喜欢(研究)写各种教育产品。北京妈妈嘛,没办法~

涵涵妈写过的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关于榫卯积木品牌晚峰的品牌说:,没看过的家长,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前前后后,断断续续,涵涵妈磨了有整整一年。

7.柚妈


因吹斯汀、涵涵妈、柚妈,都是编辑部的鸡娃小能手,他们的孩子也都是二年级。

加入编辑部之前,柚妈就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编辑了,加入之后,柚妈又开始深入研究各种教育类产品了,非常有心得。


8.咸咸


咸咸其实有两个身份。

平时,她是我们的优惠爆料官,关键时候也会客串写文章。

咸咸家里一直是做小学全科课外辅导的,粤省小开,不太差钱(你们懂的)。帮编辑部做事,主要是为了和编辑部一起合作研究各种教辅材料。所以,很多课外教辅的测评都是咸咸来做的。

测评之后,一方面会在编辑部输出文章,一方面也会推荐给她家学校的学生,两全其美~

咸咸家的培训班辅导过很多孩子,绝大部分都有针对性的提分——换句话说,咸咸家也鸡娃,不过和刚说的因吹斯汀、涵涵妈、柚妈,走的不是同一条鸡娃线路,咸咸是既鸡自己家也鸡别人家——具体的经验,如果大家希望咸咸多分享这方面的话,我可以想办法逼着她多写这一类的文章~~~

咸咸家的小朋友叫诺哥,很帅的大班的小朋友:





9.毛八脚/坨坨妈


毛八脚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所以,写食品类文章的时候,叫毛八脚,因为这个时候,她是她自己:


毛爸相关的食品类文章,科学审核一般也都是毛八脚:


如果是以妈妈角色写文章的话,这时候八脚就叫坨坨妈了:













坨坨很难得的会说广东白话,我们去年团建的时候,坨坨小朋友很勇敢地钻到人堆里,来了一首《分分钟需要你》~~~现在坨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了。

毛八脚是那特别能接受新事物的那种人,各种软件她稍微一捯饬,就能很快上手,有些时候,甚至比所谓的专业人士还要玩得溜。所以,除了写文章外,八脚有时候还会帮编辑部剪视频——真·六边形妈妈。

10.念念妈


念念妈的专业是药物化学,所以,在八脚之外,念念妈也会写一些诸如牛奶酸奶这样的食品类文章。

念念是编辑部里目前年纪最小的小朋友,只有3岁半,吃东西特别香,编辑部一众商务都觉得,念念小朋友做吃播的话肯定特别吸引人:




11.呦呦妈


介绍安总妈的时候,我本来想介绍她曾经的旅游经历的,但想到呦呦妈的职业,就没有提安总妈那茬。

呦呦妈的正职是专业旅游杂志的编辑,是真正的旅游大神。像诗莉莉酒店,就是呦呦妈安利给编辑部的,我们售卖了之后,也是频频收到大家的好评。

友情提醒,正在读一年级的可爱的呦呦小朋友,既不是混血儿,也不是维族小朋友哟,是纯正的汉族小姑娘:










12.芸朵/大祺妈妈


很久以前,编辑部有个栏目叫【100位读者的家】(其实这个栏目还在,只是很久没更新了~),芸朵就是最早投稿的读者之一。

再后来,番茄妈发现芸朵是汉服的重度爱好者,就有了几篇非常火的关于汉服店种草的文章~再后来,芸朵就成了稳定的供稿编辑了。

芸朵家的孩子大祺,是个很快乐的正在上大班的小朋友。





13.泡芙妈


泡芙妈妈是标准的斜杠中年,有三份职业:一份正职、一份语文老师的兼职、一份编辑部的编辑兼职。

一开始的时候,泡芙妈写稿特别多,这两年慢慢少了很多:






14.响响妈


响响妈是编辑部的专门的童书妈妈,她和儿子响响,仅从外表看,就感觉有很浓的书卷气。事实上,响响妈也确实有非常多的童书知识储备,她自己平时也非常爱看书。

严格意义上来说,响响妈已经不属于毛爸编辑部的成员了,因为她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在屁桃娘聊童书的号上推送的(虽然推送不频繁,但是也在更新)。

童书之外,响响妈有一篇写帷木匠心的品牌说的文章,我个人非常喜欢:》。

虽然叫响响,但是响响真的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小男孩,不过照片大家可能感觉不到:






15.毛爸


我就不用多介绍了。

很多读者不知道,我家儿子小名叫小五,所以我另外的称呼是小五爸爸(常见于幼儿园老师和同学家长)。我们家小五,其实也偶尔会客串文章模特,但因为我的拍照技术一塌糊涂,所以毛商务们一直都很嫌弃。











很奇怪的是,我和我老婆的辈分不同,大家叫我叫毛爸,但是叫我老婆却叫毛嫂,这上哪说理去呢~



16.其他编辑

其实,编辑部的编辑妈妈还有很多,而且卧虎藏龙(这点毛爸很骄傲哦)。不过,篇幅原因,很难一一详细介绍。

比如洋芋丝,儿子DD是个小车迷,家里可能会有成百上千辆大大小小的车,每天需要抱着车入睡,编辑部最近大部分和车有关的文章都出自DD妈妈洋芋丝:


比如茱茱妈,复旦中文系本硕连读,硕士是出版专业,对童书有比较深的了解,所以和响响妈一起,是另一个号的新书榜的主力作者:


比如独角鲸,美国Top30本硕毕业的妈妈,非常喜欢邮轮,所以编辑部的邮轮文章都是独角鲸在写:


比如川川妈,对外汉语专业出身,在线上教外国小朋友学中文,在线下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多年一直战斗在语言学习的前线。之前写过一篇runfox的文章,超级种草:


比如西瓜妈妈,是个很有独立观点的妈妈,有着自己独特的鸡娃路线,所以编辑部的很多教育类产品,她都看不上:


比如jojo,各类生活经验非常丰富,曾经一篇读者的家的投稿,获得了很多上海妈妈的共鸣:


比如希姐妈,之前是空乘,为了孩子,全身心投入家庭,偶尔会为编辑部供稿:


比如团子妈妈,特别爱装修,也特别爱折腾家用电器,之前为编辑部写过名气洗碗机的文章:


除了妈妈编辑外,编辑部还有几位单身的小年轻编辑。

蘑菇小姐是新媒体的老手了,很会经营生活的生活家,喜欢各种“美丽废物”:


西西是当下很会提升自己的女同学的代表,穿搭有自己的偏好,美妆护肤方面也很有研究:


瓶崽是特别爱死磕的理工女,10年经验的羽毛球爱好者,编辑部的很多大横评类文章,背后都有瓶崽莫大的功劳:


17.团建

去年,部分编辑妈妈来南京参加了我们的团建活动,留下了一些美丽的时刻。

有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间的合影,比如安总和番茄:



番茄和小陈:


小陈和DD:


DD、小陈和安总(这张DD的表情我太喜欢了):



蛋挞、番茄、小陈:


也有毛爸和小朋友之间的合影:




今年如果来不及的话,明年会再次安排一场编辑妈妈和小朋友们之间的大聚会的。

到这里,这篇文章的正文就结束了。再多补充几句。

毛爸问编辑妈妈们要照片的时候,要娃的照片太容易了,要爸爸和娃的合影也很容易,可是要妈妈和孩子的合影就特别特别难,因为真的非常少。

原因大家都知道,妈妈们不仅是育儿的主力,还是家庭拍照的主力。而在我们回忆过往的时光的时候,总会发现,最重要的那个角色,往往是缺失的,因为她在拍照。

所以,如果是个爸爸,请尽可能拿起手机,多拍一些妈妈和孩子的合影。

最后,再放一下蛋挞和粽子的照片:


备注:本文所有吉卜力风格的图片,都由chatGPT-4o提供技术支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