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老陈拿着只剩0.4元的银行账单,坐在派出所的硬板凳上,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78万养老金不见了,这可是他一辈子的心血啊。

“陈大爷,我们找到了一些监控录像,您要不要看一下?”刘警官小心翼翼地问道。

老陈点点头,谁偷走了他的钱,他必须要知道。

屏幕亮起的那一刻,他的世界崩塌了。

01

清晨五点半,天刚蒙蒙亮,小区里已经有了老陈的身影。

陈国富,60岁,在机械厂干了一辈子,退休后日子过得平淡而规律。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六点到小区的健身角锻炼,然后买菜回家做早饭,日子一天天过得充实又简单。

“老陈,今天又是第一个啊!”同是小区退休老人的张大爷推着自行车经过。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嘛。”老陈手上的动作没停,在单杠上做着引体向上。虽已六十,但他身体硬朗,一口气能做十个。

老陈的妻子王芳比他小三岁,退休前是小学老师,如今在家照顾孙子,有时还会去社区当义工。两人的儿子在外地工作,一个月回来一两次,日常就是老两口相依为命。

“我这辈子不图啥,就盼着攒点养老钱,老了不给儿子添麻烦。”这是老陈常挂在嘴边的话。

四十年的工作生涯,老陈攒下了78万元养老金,全都存在银行里。平日里极少大额支出,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就为了晚年生活无忧。

“老陈,中午想吃啥?我去菜场看看。”王芳在厨房收拾完早餐碗筷,问道。

“随便弄点啥都行,简单点就好。”老陈坐在沙发上看着报纸,“对了,下周我要去趟银行,取点钱给小陈交首付。”

儿子陈明最近打算在城里买房,老两口商量着拿出一部分积蓄帮忙交首付。这笔钱他们计划了很久,就等着下周银行办手续。

“行,你自己看着办就好。”王芳边说边拿起菜篮子出门。

平淡的生活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直到那个星期四的上午,一切都变了。

“存折和身份证都带了吧?”王芳在门口叮嘱。

“带了带了,你就别操心了。”老陈拍了拍口袋,“我去去就回。”

九点半,正是银行开门的时间,老陈走进了南山支行。这家银行他来了几十年,几乎所有柜员都认识他。

“陈叔,今天来办什么业务啊?”年轻的女柜员小林热情地招呼道。

“取笔钱,二十万。”老陈把存折和身份证递过去。



小林接过材料,熟练地在电脑上操作起来。突然,她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又核对了一遍,脸色更加难看了。

“陈叔,您这个账户……”小林吞吞吐吐地说,“余额只有0.4元。”

“啥?”老陈以为自己听错了,“你再查查,我这账户里有78万呢。”

小林再次查询,摇摇头:“真的只有四毛钱了,您要不要查一下明细?”

老陈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强压着心中的不安,说:“查,赶紧查明细。”

小林打印出了账户明细,递给老陈。老陈双手颤抖着接过那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近期的交易记录。

“这不可能!”老陈声音提高了八度,引得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这些钱我根本没取过!”

明细显示,过去两周内,账户上的钱被分多次转走,每次金额从两万到十万不等,转向了几个陌生的账户。

“保安!叫经理来!”老陈急得直跺脚,他的血压一下子升高,脸涨得通红。

银行经理闻讯赶来,了解情况后立刻将老陈带到了办公室。

“陈叔,您冷静一下,我们先报警,然后查一查这些转账记录。”经理安抚道,一边拨通了110。

“我这辈子的积蓄啊!全没了!”老陈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我连自己的银行卡密码都很少告诉别人,怎么会这样?”

警方很快赶到了银行。两名警察详细记录了老陈的情况,并向银行调取了交易记录。

“陈大爷,根据记录,这些转账都是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完成的,每次都输入了正确的密码和验证码。”年轻的警察解释道,“您的手机和银行卡最近有借给过别人吗?”

“没有啊!”老陈斩钉截铁地说,“我连网上银行都不会用,怎么可能是我?”

“您最近有没有接到什么奇怪的电话?或者有人问您要过验证码?”警察继续询问。

老陈愣了一下,回忆道:“上个月确实接到一个电话,说是银行的,要验证我的信息……”

02

警方立即启动了调查程序。

“我叫刘勇,是负责这个案件的。”一位中年警官在派出所接待了老陈,“我们已经冻结了您账户上的异常转账记录,正在追踪资金流向。”

老陈的心情稍微平静了一些:“那我的钱能追回来吗?”

“我们会尽全力,但现在还不能保证。”刘警官实事求是地说,“您能详细描述一下那个可疑电话的内容吗?”

老陈回忆道:“大概是一个月前吧,有个人自称是银行的工作人员,说银行系统升级,需要核对一下我的个人信息。一开始问了我的姓名、开户行这些基本信息,后来又问到了我的身份证号码……”

“他有没有让您提供银行卡密码或者手机验证码?”

“有让我确认过密码,还有接收短信验证码告诉他。当时我还犹豫了一下,他说这是银行的正常程序,否则账户会被冻结……”说到这里,老陈懊悔地拍了拍大腿,“我真是糊涂啊!”

刘警官记录着这些信息,又问:“除了这个电话,您还记得什么可疑的事情吗?比如在ATM取款时,有没有注意到周围有人观察您?”

老陈突然想起来:“有一次在小区附近的ATM取钱,好像有个人站得特别近,我还以为他在排队等着用呢。”

“您能描述一下那个人的样子吗?”

老陈努力回忆:“戴着帽子和口罩,看不清脸,但身材不高,走路有点驼背……”

刘警官继续说:“我们会调查所有可能的线索。另外,我们发现这些转账发生在很多地方,比如城西的一家网吧附近、北郊的购物中心。”

“我哪儿也没去过!”老陈急切地解释,“我每天就在小区附近活动,最远也就去市中心的医院。”

“了解。”刘警官点点头,“我们已经向这些地方的监控中心调取了录像,希望能找到线索。”

回到家里,老陈把事情告诉了妻子王芳。

“啥?78万没了?”王芳惊得手里的碗差点掉到地上,“咱这么多年的积蓄啊!”

“警方说在查,但我看悬。”老陈颓然地坐在沙发上,“咱这钱可能是被骗走了。”

王芳急得直掉眼泪:“这可怎么办啊?儿子的首付、咱们的养老钱……”

“先别告诉儿子,别让他担心。”老陈叹了口气,“等警方查出来再说吧。”

当晚,老陈辗转难眠。他不停地回想着:到底是谁,偷走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

03

三天后的下午,刘警官打来电话,让老陈去一趟派出所。

“有线索了?”老陈急切地问。

“有些发现,您过来看看。”刘警官没有透露更多。

老陈立刻赶到了派出所。刘警官将他带到一间办公室,电脑屏幕上已经准备好了视频文件。

“陈大爷,我们调取了几处ATM和银行周围的监控,找到了一些可疑画面。”刘警官说着,点开了第一段视频。

画面上是一家ATM机前,一个戴着口罩和帽子的人正在操作机器。虽然看不清脸,但体型和穿着确实像是老陈描述的。

“这是三周前在您家附近的ATM拍到的,当时正是您银行卡被第一次异常使用的时间。”刘警官解释道。

老陈盯着屏幕,皱起眉头:“看不清是谁啊。”

“再看这段。”刘警官打开了另一个文件,“这是两周前在银行门口的监控。”

这段视频清晰了一些。只见一个人走进银行,在柜台前办理业务,然后离开。

“这……”老陈犹豫了。

“最关键的是这段。”刘警官点开第三个视频,“这是在网吧附近的摄像头拍到的,当时有一笔一万元的转账。”

画面中,一个人走进网吧,坐在电脑前操作了一会儿,然后离开。这次,他在门口回头看了一眼,摄像头清晰地拍到了他取下口罩时的半张脸。

老陈瞪大了眼睛,整个人呆住了。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