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在国民党军对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的意图失败后,改为集中优势兵力,对陕北与山东实行重点进攻。其中,在山东战场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孟良崮战役。
战役初期军情,国民党重兵压境
国民党方面集中了24个整编师,一共40多万余人,企图快速歼灭华野主力,解决苏北问题。其中第1兵团8个整编师共计20万人由司令官汤恩伯指挥,是这次进攻的主力。这个主力中就包括了整编74师这支国民党的王牌精锐。
起初敌人既有数量上的优势,还有装备上的优势,而且稳步推进,黏在一起很不好打。对此中央军委曾多次指示:“敌军密集不好打,不要性急,不要分兵,保持耐心,寻找歼敌机会。”等到敌方整编74师贪功冒进时,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敌整编74师遭遇华野主力
整编74师是一支完全采用美式装备的精锐部队,而且身经百战,战斗力极其强悍。起初师长张灵甫做梦也没想到解放军竟然会先拿他先开刀。5月11日,华野总部获知主力恰好位于74师的进攻正面,于是粟裕迅速决策,拿出5倍于敌的兵力进行加以围歼,并派出大量兵力在外围阻敌增援。而战场外围,正是国民党的40多万大军。
在战役初期,张灵甫本来有逃脱的机会。当他听到74师将被合围后,非但没有立即组织撤退,反而认为解放军根本就吃不下他,打算把自己作为诱饵,计划死守孟良崮,让自己成为一颗钉子拖住共军,有利于国民党军从四面夹击,认为这是歼灭华野主力的好时机。只是他过于自信了,粟裕以雷霆之势速战速决,并不给他这个时间。
华野主力包围74师,并阻敌增援
进攻初期,由于74师居高临下,而华野是仰攻,战斗打得十分艰难。然而,由于张灵甫的冒进,在离开战略要地与补给地垛庄时,他只留下了一个连防守,然后就凭着谜一样的自信没有一点犹豫地向孟良崮前进,此可谓是一大败笔。而粟裕就抓住了这个有利战机,命令隐藏在敌重兵集团中的华野第六纵队火速行军,终于在5月15日凌晨,在华野一纵的帮助下强占了垛庄。在同一时间,华野第八纵队也攻占了万泉山。此时,对敌整编74师的合围完全实现,张灵甫已经是退无可退了。
虽然敌整编74师被合围,但是要吃掉它确实并不容易。蒋介石也认为虽然此时的74师被合围很危险,但已经据守高地,应该可以等得到援军的到来。在正面进攻中,解放军的伤亡十分巨大,而且外围还要阻击几十万国民党大军,这根本就是一场豪赌。在具体战斗中,有不少一线指战员反映伤亡太大,打不下去。不过华野总部却下了死命令“就算部队打光了也要打!”因为这时正是全歼敌人王牌师的最好时机。
夺取垛庄与万泉山,成功合围74师
整编74师被包围得密不透风,在几轮猛烈地进攻之后,加上外面的阻击也令国民党增援部队寸步难行,张灵甫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有被全歼的风险。此时他着急地直接用明码给附近的友军黄百韬通话:“我这里非常危险!请你赶紧马上打过来救援我!”黄百韬却只能回答说:“我这里再也没有办法突破敌人的防御!你赶紧打出来跟我会合!”
此时情况万分危急,在南京的蒋介石终于坐不住了。他亲自飞往徐州坐镇,并派遣白崇禧和陈诚两员大将前往靠近前线的临沂督战。即便如此,由于派系众多,张灵甫平时为人高傲,依然有较大一部分国民党军未拼尽全力去救援。其中离他最近的25师李天霞因与张灵甫有私人矛盾最终选择看戏,只派出了一个团前去做个样子糊弄人。
华野主力的外围是40多万国民党大军
虽然敌整编74师的现状万分危机,但华野主力的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在华野主力外围是40多万国民党大军,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这种情况前线指挥官粟裕非常清楚,而远在万里外的毛主席一样十分担忧。取胜的关键就在于时间,在于速战速决。否则,时间拖久了,一旦敌人成功救援并对华野完成合围将十分不妙。
15日13时,华野总部下达了对敌74师父发起总攻的死命令,各部队从四面八方多路攻击。敌人虽然在竭力反抗,阵地一次一次地反复争夺,但由于寡不敌众,74师无力回天,最终被华野全歼。在这次战役中,敌军中将师长张灵甫被击毙,整编74师从此覆灭。此战役过后,王牌部队被歼歼灭,国民党军的鲁中决战计划也宣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