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1日报道 据日本《朝日新闻》4月11日报道,汽车在牛和水鸟嬉戏的湿地中穿行。在一片朦胧的前方,巨大的黑影隐约可见。那个看似小山的地方正是即将完工的住宅区。
这些位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农村地区的建筑是为工人建造的宿舍,工人将在此为美国苹果公司组装iPhone。具体而言,这里是为台湾电子制造巨头鸿海精密工业公司准备的工人宿舍。
这里共有13栋10层建筑,可容纳18720人居住。工人即将搬入宿舍。27岁的现场技术人员普拉宾(音)感慨万千地表示:“完成了一项大事业。”
这个项目由泰米尔纳德邦产业促进公司(SIPCOT)推进,其与众不同之处并非仅仅在于入住人数众多。应鸿海方面的要求,土地和建设费用等事业费约达70.6亿卢比(约合8300万美元),资金主要由印度方面负责筹措。
为了不让农村的各家各户对同意女性外出工作犹豫不决,SIPCOT方面宣传工厂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在墙上安装带刺铁丝网并设置监控摄像头。食堂和运动设施也一应俱全。正如SIPCOT负责人所说,该项目“无论哪个方面都是史无前例的”,由此可以看出当地对产业招商的“认真程度”。
据当地媒体报道,鸿海还在附近自建了另一座可容纳约1.8万人的宿舍。
智能手机生产活动正在改变印度乡村面貌。
鸿海2017年开始在印度生产iPhone。台湾和硕联合科技公司也在印度推进生产。包括印度塔塔电子公司在内,许多制造商的生产基地集中分布在泰米尔纳德邦所在的印度南部地区。
在苹果公司推进重建产品供应链的过程中,印度的存在感不断提升。但目前面临的课题是,显示器等大部分零部件依赖进口。根据苹果公司公开的2023年度零部件供应商名单,按国家和地区来看,这些供应商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例如,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零部件供应商数量分别为156家、49家和42家。而包括组装代工商在内,印度供应商仅有14家。
泰米尔纳德邦的目标是,成为以iPhone产业为中心的“城邑”。负责制定当地产业政策的阿伦·罗伊表示:“我们也想吸引零部件企业,进而建立起一个生态系统。”
莫迪政府出台“印度制造”战略,鼓励招商引资发展制造业,智能手机产业被视为典型代表。
莫迪政府2014年上台,致力于提高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提出了将这一比例从约15%提高到25%的目标。莫迪政府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包括发放补贴在内的扶持政策。
不过,印度国内对莫迪政府的政策褒贬不一。一方面,印度制造业规模稳步扩大,且近年在半导体制造等领域,大规模投资相继出现。另一方面,由于未能超过信息技术等服务领域的增长速度,制造业在所有产业中所占比重并没有提高。
卡内基印度中心前副主任苏亚什·拉伊指出,包括制造业在毛附加价值中所占比重在内,显示经济整体动向的指标没有改善,印度政府有必要调整政策。(编译/马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