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像云捉摸不定,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第4188期
▾ 点击收听 ▾
养云记
作者:阿剑
为你读诗:范津玮| 演员
养一朵云回家,喂它水,摸摸它白色绒毛
教它唱歌,给它剪手指甲,夜晚来临时
讲讲河流与海洋的睡前故事
讲讲我小房间里,许多书
许多云的故事
粗心的云,快活的云,吵吵闹闹的云
角落里偷偷掉眼泪的云,化为彩虹的云
养一朵云回家,用手指触碰它里面的闪电
告诉它,一切都好
看它疲倦,就打开窗户
让它飘过那些玻璃和烟囱
我没有说再见,它没有说离别
告诉天空,我很好,我很好
我会变成一缕烟,与它相会
写几句关于它的诗,藏在一本
再也找不到的书里
选自《诗潮(2023年8期)》,《诗潮》杂志社
-关于作者-
阿剑,浙江衢州人。曾获国际诗酒大会“金麒麟奖”等奖项。有诗集《姑蔑志》、诗合集《无见地》。
你还能想象吗?你还能虚构吗?
「留言」:如果可以,你想以养什么的方式养育自己?
“你可知道爱应该怎么开始吗?”
“一棵树。一块岩石。一朵云。”
——卡森·麦卡勒斯
勒休拉·厄古恩在随笔《操作说明》中写道:“家不是父母兄弟姐妹。家不是家人欢迎你进去的地方。家根本不是一个地方。家是想象力。”这个概念起初接受起来难免有些费力,但当你结合《养云记》来理解时,一切迎刃而解。
实际上,“养一朵云”与“家是想象力”相比,在缺乏想象力的一些人看来,逻辑上并不会更为简单易懂,“养一朵云?”得了吧,诗人们还可以更扯淡一些吗?
可当我们决定独立地立足于这个世界,想象力却是一个必要培养的能力,我们都需要学习如何发明我们的生活,如何虚构和想象我们同世界的关系,正如诗人阿剑通过“养育一朵云”找到了自己面对生活的方式,找到了自己心的归宿。
由此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假借云——一种变幻莫测的事物——发明的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是柔软脆弱需要温柔呵护的,是瞬息万变需要耐心包容的,是无法被形塑的,是自由且不受拘束的,是无所求的,是不纠缠的、简单清澈的。
当一个人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他终归会在这个芜杂的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你需要什么?期待怎样的生活?倘若我们不试着虚构和发明自己想要的生活和亲密关系,那么我们就会被社会形塑它所期待的样子,我们的生活就会被他人所虚构和发明。在这个时代这是多么容易,无处不在的网络和媒体攻占我们、形塑我们,甚至发明我们。
你还能想象吗?你还能虚构吗?这是一个问题,和“存在还是毁灭”的问题同样重要。
(内容来源于“为你读诗”)
责编: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