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爱新觉罗·溥仪在三岁的时候就登上了皇位,在他的手中原本就岌岌可危的清王朝彻底地覆灭了,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清朝还有一位皇帝在还没有十岁的时候就登上了皇位,虽为皇帝却没有一点实权。
他就是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自从他在位起一身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在公然支持戊戌变法之后就被慈禧囚禁十年,最终死在了囚禁他十年的地方。
在他去世之前见到了两个人一个为他带来了好消息。另一个人带来的消息在载湉听到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在他死前留下了两句遗言,在后来都等到了人证。
直到现在在史书上对载湉的死都没有过多的解释,有人说是因为他反对慈禧被慈禧杀害的也有人说他是正常病死的。
载湉在死之前说的那两句话究竟是什么?他究竟是怎样去世的?溥仪即位后清王朝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真正的覆灭的?
光绪帝临终预言
咸丰皇帝在去世之后,将位置传给了同治帝,奈何当时同治帝只有四岁,按照咸丰帝的遗嘱,由朝廷中的大臣一同辅助同治帝治理朝廷,直至同治帝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可是没多久,慈禧和慈安联合恭亲王一同谋反将摄政的权力抢了过来,从此就开始了垂帘听政,同治帝也成了第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原先光绪帝是没有任何能力以及资格继承皇位的,在他上一任皇帝同治帝驾崩之后,并没有留下子嗣,慈禧为了维护自己的通知,便从自己的亲妹妹那边过继了一个孩子,也就是咸丰帝同父异母的弟弟醇亲王的儿子载湉。
当时载湉才四岁,在登上皇位之后,朝政还是有慈禧和慈安两人把持着,在光绪十一岁的时候,慈安太后去世,从此之后慈禧便在清王朝中只手遮天。
一直到载湉十八岁可以亲政了,慈禧太后才将表面上的权力归还给载湉,但是真正的大权依旧在慈禧太后手中。
直到戊戌变法发生,载湉十分支持他们的变法图存的行为,可是却遭到了以慈禧为主的保守派的反对,从此载湉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的瀛台。
在瀛台的十年时光中,载湉的一言一行都被监视,甚至是每日写的日记都被送到慈禧面前,因为怀着对慈禧的愤慨,载湉在日记中发表自己的愤慨,这些慈禧都知道。
直到在慈禧病重的时候,之前伺候载湉的李莲英曾去瀛台告知过载湉慈禧病重的消息,在载湉被幽禁的十年时间里,李英达很少来看望他。
李莲英这次去看望他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在听到慈禧病重的消息之后,载湉彷佛是看到自己即将回去总揽朝政大权的希望了。
就在李莲英离开没多久之后,庆亲王也来了,这时候的载湉感觉到非常的疑惑也非常的兴奋,兴奋的是期盼这次传来的消息的慈禧已经去世了。
庆亲王在见到载湉的时候表现得也是非常的恭敬,甚至是抱着载湉的腿开始哭,看到庆亲王这种样子,载湉内心的想法更加肯定了。
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带来的死讯并不是慈禧的而是自己的,只听庆亲王说道,慈禧竟然想要立溥仪为皇帝。
这一句话对于载湉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连问为什么,还留下了两句预言。
这第一句就是,国家如此田地,怎能立三岁幼儿为皇帝,叶赫那拉氏就是亡国之人,在溥仪继位没有几年之后,辛亥革命爆发,彻底地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而这第二句就是一旦清王朝覆灭,慈禧势必会和吕后一样被别人侮辱,在后来这句话也得到了应验,慈禧修建的坟墓被孙殿英挖开,不仅将里面的财宝尽数敛去,就连她的尸体都被抛出棺外。
在说完这两句话之后,载湉就知道自己是必然要死去的,便说明朝的崇祯帝可以为了明朝上吊自尽,做那亡国君,自己同样也可以。
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无论自己怎么选择,慈禧已经对他下手了,他在瀛台的一言一行怎么会逃得过慈禧的眼睛,自己对慈禧的愤怒,她早就已经知道。
为了能够延续自己的统治,在自己死之前载湉是必然要死的,否则载湉掌握朝政大权之后,曾经忠于慈禧的手下很难在朝政生存。
对于载湉的死因,可信度最高的就是因为砒霜中毒去世,在载湉去世第二天,慈禧也去世了,她死之前留下了那句“绝不能比你先死”,证明了慈禧暗杀载湉的动机。
信息来源:
1.爱新觉罗·溥仪——百度百科
2.爱新觉罗·载湉——百度百科
3.爱新觉罗·溥杰,叶祖孚执笔.溥杰回忆录[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
4.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M].同心出版社,2007.